历代史志对《针灸甲乙经》书名及卷数的记载有什么不同?

《针灸甲乙经》书名,是明代新安吴勉学校本始用的,而历代史志对本书书名及卷数的记载并不一致。《隋书·经籍志》记载:《黄帝甲乙经》10卷;《旧唐书·经籍志》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2卷;《通志·艺文略》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宋史·艺文志》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2卷。
从以上记载看,只有《隋书》所载的10卷本名为“甲乙”。关于“甲乙”的含义,日人丹波元坚根据《隋志》记载,其卷第以甲、乙、丙、丁……名之,他认为“玄晏原书,以十干列,故以‘甲乙’命名”,
后世也有人认为《甲乙经》的全称应定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这是将古书记载的两种书名合为一起了。《甲乙经》自西晋太康年间行世之后,历代经过多次传抄,所以书名和卷数有所变更。
2020-01-01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8:23: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甲乙经》书名,是明代新安吴勉学校本始用的,而历代史志对本书书名及卷数的记载并不一致。《隋书·经籍志》记载:《黄帝甲乙经》10卷;《旧唐书·经籍志》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2卷;《通志·艺文略》记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

  • 《针灸甲乙经》这一书名,是明代新安吴勉学校本始用的,而历代史志对本书书名及卷数的记载并不一致。《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甲乙经》10卷;《旧唐书·经籍志》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新唐书·艺文志》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2卷;《通志·艺文略》载:《黄帝三部针灸经》13卷;...

  • ”(《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 渔父 村”,“在 涪城 东四里”(《 三台县 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 下针 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

  •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右(上)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这是汉代官方校勘过的部分书目。到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序》中,只见引用《素问》和《九卷》(后称《针经》、《灵枢》),未见引用《黄帝内经》《素问》和《针经》两部书即《...

  • 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托名岐伯的著作约有8种:1《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2.《隋书·经籍志》载《岐伯经》十卷;3.《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黄帝问岐伯灸经》);4.《宋史·艺文志》载《岐伯针经》一卷;5.《通志·艺文略》载《黄帝岐伯针...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