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解毒消肿类 承山—三阴交

【单穴功用】
承山,又名肠山、鱼腹、肉柱、鱼腰、伤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穴居小腿肚丰肉(腓肠肌)分叉下,丰肉如山之高起,穴在其下,颇有承上分肉之状,犹如承山而得名。本穴具有舒筋活络、通调腑气、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腰背疼痛、腿痛转筋、膝下肿、足跟痛、便秘、痔疮、脚气、小儿惊厥。

三阴交,又名承命、太阴、下之三里。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为足太阴脾经经穴。又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之交会穴,故命名为"三阴交",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补脾胃、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通气滞、调血室、理精宫,通经络,祛风湿之功。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病证(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肠鸣泻泄)、泌尿系统病证(水肿、小便不利、小便频数、遗尿)、生殖系统病证(早泄、遗精、阳痿、 疼痛、月经不调、子宫出血、痛经、带下)。另外,还可治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伍用功能】
承山通调腑气、舒筋活络、凉血止血、和肠疗痔、消肿止痛;
三阴交补脾胃、助运化,疏下焦、理胞宫,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承山以泻为主;三阴交以补为要。二穴伍用,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肛门肿痛诸症。
2.睾丸肿痛诸症。
【操作法】
承山:①俯卧,下肢伸直,足跖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从其尖下取穴;②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肌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直刺0.8 1.2寸。
三阴交:正坐或仰卧,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内踝尖间直上4横指(一夫)处取穴。从内向外直刺0.5 1寸。
【经验】
承山—三阴交伍用,用于治疗睾丸肿痛(类似急性睾丸炎)、肛门肿痛诸症,证属湿热为患者效佳,针刺用泻法,只针不灸,承山穴亦可三棱针点刺放血,消肿止痛之功甚著,缘由足太阳膀胱经之经别经由肛门是也。
2022-08-27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5:59: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承山,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通调腑气、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背疼痛、腿痛转筋、膝下肿、足跟痛、便秘、痔疮、脚气、小儿惊厥等症状。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

  • 委中—女膝伍用,用于治疗发际疮(类似多发性毛囊炎),可伍用大椎穴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加拔火罐,其效更著。然而本病往往经久不愈,故宜坚持治疗,切勿半途而废。据传:刘汉卿郎中患牙槽风,经针刺委中、女膝,是日脓出血止。

  • 液门为手少阳三焦脉气所溜,为荥水穴。按"荥主身热"之理,本穴既有良好的清热作用,又具水穴之性,尚有滋阴降火之功;鱼际为手太阴脉气所溜,为荥火穴;它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清利咽喉,凉血止血之功。液门为荥水之穴,清中寓补;鱼际为荥火之穴,清泄力顿。二穴相合,水火同用,相互制...

  • 阳谷,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行,为本经经火穴。穴在手外侧(尺侧),当兑骨(尺骨茎突前外下方)凹陷处,形如小谷,故名阳谷。本穴具有疏调经气、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颈颔肿、手腕及前臂外侧(尺侧)疼痛、热病无汗、头眩...

  • 归来以升清为主;太冲以清降为要。归来突出一个"补"字;太冲侧重一个"泻"字。二穴伍用,一升一降,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升阳举陷,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功益彰。【主治】1.睾丸肿痛。2.阴挺(子宫脱垂、 壁膨出)。3.小肠气痛,疝气诸症。【操作法】归来:仰卧,先取耻骨联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