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防秋燥 祛秋乏 滋阴养肺

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后,天气依旧湿热交蒸,盛夏余温未消,防暑和祛湿仍然是秋季 养生 的主题。同时立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为阴盛的时节,万物逐渐成熟,人体代谢也呈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海慈医疗集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一科副主任胡海波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 顺应节气变化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不同方面进行调护,使得身心得安。
养生 防秋燥 祛秋乏 滋阴养肺"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7/962e61dabb062d0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防秋燥 滋阴养肺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如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喉咙痛。而肺气虚则会伤及元气,导致多种疾病接踵而来。 所以立秋后,是滋阴养肺的最佳时机, 这样冬天才能少生病。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饮膳正要》:“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扁豆、枸杞、兔肉、黄鳝、鲫鱼等。
养生 防秋燥 祛秋乏 滋阴养肺"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7/f07bd1faf89fdc3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饮食营养均衡 适当吃酸
秋季天气干燥,初秋炎热仍在,但日渐转凉, 因此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寒凉之物。 中医讲秋季应肺脏,燥邪易伤肺、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粳米、枇杷等食物以生津润肺。秋季仍应继续顾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季胃口不佳、饮食清淡简单若是猛然食欲大增、大肉进补,恐超过脾胃承受能力,导致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出现腹痛、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按时三餐、每餐七分饱、少寒凉辛辣油腻之物。酸味有助于收敛肺气,而辛味可发散泻肺,秋季 养生 宜收不宜散,故可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如山楂、番茄、猕猴桃、柚子等,少吃辣椒、葱、姜等辛散之品。
养生 防秋燥 祛秋乏 滋阴养肺"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7/f60b17b0471bffd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保持充足睡眠 远离秋乏
立秋乃初秋之际,暑热未尽,天气变化无常,人体往往会觉得精神比较低迷,容易打瞌睡,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秋乏的时间如果持续比较长,很容易影响到脾胃,要预防秋乏, 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早睡,保持充足睡眠。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宜着衣太多,否则易消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
神志安宁 常笑宣肺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秋季 养生 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所以秋季可以经常笑一笑,甚至大笑,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同时笑还可以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养生 防秋燥 祛秋乏 滋阴养肺" img_height="763"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7/7e2669576c470c9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适量运动 及时补充水分
立秋时节, 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运动安全、做好热身工作。运动之前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热身可减少运动过程中受伤。二是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适量运动。立秋阳气渐收,选择的运动应平缓、运动量不太大,以免耗散阳气,可选择户外散步、太极拳、慢跑、爬山等,适量运动可加强心肺功能、强健体魄。三是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秋季干燥、运动汗出可导致身体水分不足,应少量多次及时补充水分。四是避免受凉。立秋后时有凉风袭来,运动汗出后不要在凉风中逗留,避免感冒。
2022-08-21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45: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春养阳,秋养阴,合理进补记在心;食苹果,可生津,开胃除烦又润肺;梨性寒,味甘甜,可防秋燥及哮喘;忌辛辣,宜吃酸,防止肺气损伤肝。祝立秋快乐!2、立秋时,要尽量少吃葱、姜等,多食酸味果蔬,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可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

  • 情绪养生: 心情保持平和,避免过度悲伤,顺应秋季的收摄原则,保持心情舒畅。 运动养生: 秋季运动宜适度,如爬山、慢跑,注意防秋燥,运动后注意滋阴补水。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祛暑滋阴:多吃蔬果,避免生食瓜果,调理脾胃,侧重清热利湿健脾。 防燥养阴:注意调节情绪,防止秋燥,饮食上着重养阴补虚,对症...

  • “过了立秋不吃瓜”的意思是立秋后应减少或避免食用凉性的瓜类食物,而立秋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防秋燥:立秋后空气干燥,应多吃汤水类食物,如营养粥和豆浆,补充体内水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胡椒,防止加重秋燥症状。滋阴养肺:秋季干燥易伤肺,应增加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百...

  • 1、女性秋季养生三拒绝1、拒绝秋乏: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将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其次,尽可能充足睡眠。第三,要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

  • 秋季养生是关键,要警惕“秋乏、秋燥、秋膘”带来的困扰。首先,告别秋乏,通过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和爬山,保持充足睡眠,以及调整饮食,如选择清淡食物富含维生素和钾,适量摄入含 的食物,可以有效应对秋乏。其次,面对秋燥,要注重水分补充,每天喝3-4杯开水,饮食上以滋阴润肺为主,多吃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