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关系的肝与胆

肝居右胁,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肝胆经络互相络属,故相互为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肝主疏泄,肝之余气生成胆汁,而胆贮藏并排泄胆汁。因此,肝与胆在胆汁的分泌、贮藏和排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都与消化功能有关。肝与胆不但在生理上互相配合,而且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例如,肝病,疏泄功能失常,可致胆道不利,胆汁的排泄受到影响。如果胆腑疏泄失职,胆汁排泄不畅,可致肝的气机不畅,产生胸胁胀痛,口苦等肝郁病症。在临床上,肝胆的辨证往往不能完全分开,二者临床表现常同时出现,如表现为黄疸、口苦的肝胆湿热证。

2016-06-0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7:28: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脏位于人体右侧的肋骨下方,其下方短叶之间附着着胆囊。肝与胆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形成表里关系,即所谓的肝胆表里相合。胆汁的生成与肝脏密切相关,肝脏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它将体内多余的气血转化为胆汁。胆囊则负责储存和排放胆汁。因此,肝与胆在胆汁的产生、储存和排放过程中,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对...

  • 中医理论中,脏腑相表里的概念是其独特之处。例如,肝与胆的关系,胆附着于肝,二者相为表里,互济互助。因此,肝胆实热的病症会表现出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通过平肝可以泻胆,泻胆也可以达到平肝的效果。胃与脾之间,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提供津液,二者分工合作,相互影响。...

  • 肝居右胁,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肝胆经络互相络属,故相互为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肝主疏泄,肝之余气生成胆汁,而胆贮藏并排泄胆汁。因此,肝与胆在胆汁的分泌、贮藏和排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都与消化功能有关。肝与胆不但在生理上互相配合,而且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例如,肝病,疏泄功能失常...

  • 肝与胆:肝为脏,胆为腑,肝与胆相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肝之余气生成胆汁,胆贮藏并排泄胆汁,两者在胆汁的分泌、贮藏和排泄方面存在密切联系。肾与膀胱:肾为脏,膀胱为腑,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液代谢,膀胱贮尿和排尿,膀胱的开合作用取决于肾的气化功能。二、相互协作关系 五脏六腑在经络循行...

  • 5. 肝脏与胆囊之间的相互作用:肝脏和胆囊有着紧密的联系。胆囊附着于肝脏,胆汁的产生源自肝脏。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肝脏的脉搏向下连接到胆囊,胆囊的脉搏向上连接到肝脏,共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肝脏属于里,胆囊属于表。6. 胆囊的功能稳定情绪,辅助正确判断。中医理论中提到“肝者,中之将...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