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如何调理痛风?中医师提醒:要针对体质来



很多人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会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并且近年来,中药凭借自身治疗痛风效果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推崇和信赖,很多患者都会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痛风。那么中药方面该怎么治疗痛风呢?

关于痛风,中医史上也记载颇多,汉代以前,中医就对痛风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载。最初,从病机上来看,痛风应归属“痹症”范围,《说文解字》中解释“痹,湿病也。《素问》,《内经》等对于痹病的描述也挺多,但今日所描述的“痛风病”仍有一定的区别。后来隋唐时期国力鼎盛,中医学也迎来极大的发展。隋朝医家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唐代医家王焘《外台秘要》等对痛风有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宋元明清各朝代也对痛风有各自的见解。

目前中医药对于痛风的治疗有中药外敷、中药熏洗治疗,中药内服饮用等方面。使用较广泛的是通过饮用中药来调理。那么中药是怎么调理痛风的呢?中药治疗痛风主要是通过调理体质,因此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体质不同来调整药物、剂量等。容易患上痛风的体质有湿热蕴结型、脾虚湿阻型、湿浊瘀阻型,来看看该怎么调理。
1、湿热蕴结型, 调理重点为清热除湿, 活血通络。一般使用黄柏、苍术、怀牛膝、薏苡仁、土茯苓、粉萆薢、桑枝、木瓜、丝瓜络、丹参、赤芍、甘草、山慈菇等中药。目前使用的中成药有:四妙丸、湿热痹片、痛风定胶囊等。

2、脾虚湿阻型, 调理重点为健脾祛湿,通经活络。一般使用黄芪、 桂枝、白术、茯苓、党参、山药、炒薏苡仁、茵陈、泽兰、百合、山慈菇、炙甘草等中药。目前使用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香砂养胃丸等。
3、湿浊瘀阻型, 调理重点为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一般使用土茯苓、扁蓄、豨莶草、桔梗、黄芪、赤芍、泽泻、山慈菇、川牛膝、鸡血藤等中药。目前使用的中成药有:三七止痛片、血塞通胶囊、扎冲十三味丸等。
提醒: 是药三分毒!以上药物的使用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或者痛风患者想要通过中药来调理,先要去有资质的中医院或者专业的中医医生辨别体质,根据体质来抓药,不可自行抓药。

专业医师团队,专注科普痛风,解决患者困惑。欢迎私信我们,帮您解答疑惑!
2022-05-3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38: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内服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时,常使用宣痹汤、薏仁汤等方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随证加减。 这些方剂有助于健脾祛湿、宣通经络,从而缓解痛风的症状。2. 特色外治法: 四黄散外敷:通过将四黄散等中药外敷于患处,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药热奄包:利用加热的中药包敷于患处,促进...

  • 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主要包括外敷疗法和中成药疗法。外敷疗法:硫磺软膏配药:将冰硼散20g与硫磺软膏15g调匀后直接外敷于患处,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此方法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者,具有活血解毒的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高度酒调匀为...

  • 1、在常规建议减少嘌呤类食物摄入时用清利湿热的办法,建议患者服用一些薏仁、金钱草、茵陈等清热利湿的中药;2、建议患者加强运动,但不要特别过量的运动,而是一种中等强度,能帮助持续出汗的运动;3、多喝水,通过大量的饮水、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加上湿热药物的调理,能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4、在急性发...

  • 中药调理痛风,通常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酸、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草药。例如,使用虎杖、牛膝、茵陈等药材,能有效促进尿酸排泄,减轻关节炎症。同时,桂枝、白芍、甘草等药材则能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促进康复。在调理过程中,还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个性化的中药配方。中药调理痛风,强调“治未病”的理念,...

  • 痛风的中医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外敷治疗:药物选择:通常会选择苦寒制剂、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皮肤外用治疗。作用:短期之内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有助于缓解痛风症状。内服治疗:药物作用:内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延缓或阻止痛风的发生和发展。适用性:适用于多数痛风患者,但具体药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