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气虚常用的特定穴

1、肺气虚

【症状】: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咳嗽气短、容易感冒等症状。

【穴位】:太渊穴

2、脾气虚

【症状】:少气乏力、倦怠懒言、脘腹胀痛、大便溏薄、不思饮食。

【穴位】:中脘穴

3、肾气虚

【症状】:呼多吸少、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神情疲倦、 减退。

【穴位】:涌泉穴

4、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体倦、胸闷、面色淡白。

【穴位】:神门穴

5、肝气虚

【症状】:肝脏常上亢,即肝气常有余;五行肺克肝(金克木),肝气虚多因长期忧悲等情志问题所致。表现为情志抑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焦虑。

【穴位】:太冲穴

六腑的六个“入海口”—合穴

六腑原气所聚集的六个穴位

五脏在肘膝关节附近的五个“络穴”

五脏喜欢吃的“五类食物”2022-08-20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5: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起自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后之隐白穴(井穴),往后侧缘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经足大趾侧后方之公孙穴(疗穴),而行至足内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经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阴交(疗穴),三阴交上三寸为漏谷穴,上循膝内侧有一高而凸起胫骨内侧髁凹陷处为阴陵泉(合穴),膝膑上内廉为血海穴(疗穴),上至大...

  • (1)足厥阴肝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丛毛际之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去踝一寸至中封穴,循内踝五寸入蠡沟穴,上踝七寸为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之曲泉穴,从曲泉循股内经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穴循行期门穴,...

  • 肺募穴:中府 9.2.5 五输穴 井穴(木):少商 荥穴(火):鱼际 输穴(土):太渊 经穴(金):经渠 合穴(水):尺泽 9.2.6 八脉交会穴 列缺,通于任脉 太渊(脉会) 9.2.7 交会穴 ●所属经 √交会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中府 ● √ 9.3 本 部位:寸口之中[7] 腧穴:太渊[7] 9.4 标 部位:腋内...

  • (1)手厥阴心包络经部分:起自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心包络之经,内行下膈,历络三焦者,散布于腹之上、中、下三焦。 (2)手厥阴心包经部分:其支者循胸中出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从天池循臑内至天泉。从天泉穴循行手肘经手太阴肺经及手少阴心经两脉之间,入肘内曲泽穴。下臂行两筋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

  • 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减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可被人体可吸收的线体利用专用针具埋于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线体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胧经、任脉等经穴,以补脾肾、祛湿痰,促进运化,达到通腑利湿、祛痰降脂减肥的目的。另外,辛卓萍教授[2]早年就观察发现肥胖症患者采用埋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