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阴阳问题

阴阳与对立统一的种属关系;阴阳的科学(热力学)定义;"阴和阳"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
中医书的阴阳是 对立统一的种属关系: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2014-01-16
事实上老祖宗的阴阳,最重要的是一个辩证的概念。此消彼长,相互变化已达到整体,或者局部的
相对平衡!!你也可以理解为能量最小原理。2014-01-16
凡事都有阴阳,随时转化。阳可以是阴,阴可以是阳。2014-01-1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5:2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常用的原则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这些原则旨在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对于阴盛寒证,使用温热药;对于阳盛热证,使用寒凉药;对于阳不足、阴偏亢的情况,采用补阳抑阴的方法;对于阴不足、阳偏亢的情况,采用滋阴抑阳的...

  • 阴阳学说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用来解释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组织的归类方法,不能绝对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二元论,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中医调理、治病、养生正是基于这种关系论,调理人与自然、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关系。

  • 谢谢1.中医讲究阴阳调和,阴阳二气在体内彼此制约又相辅相成,若多食性烈性温的食物,会造成阳气过盛,此时阳气压制阴气,会造成阳盛阴衰,容易上火,反之,多食性寒性凉的食物,会造成阴气过盛,阴盛阳衰,容易体寒,影响消化吸收。2.体内五脏又按五行分,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火土木金水,五行相生相...

  • 阴阳失调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阴阳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中医看来,人体健康的基础在于阴阳的和谐。当阳气过盛时,阴不能制约阳,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精神亢奋、情绪急躁、失眠、体温偏高等。反之,当阴气过盛时,阳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温煦作用,人可能会感到疲倦、精神不振、畏寒...

  • 阴阳的问题主要包括阴阳失衡、阴阳转化不明确以及阴阳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争议等。解释如下:阴阳失衡是阴阳理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当人体出现阴阳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都会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因此,如何调节阴阳平衡...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