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后天之本,虚则百病生

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黄帝内经》中里面讲道:“脾胃者,仓凛之官,五味出焉。”

有人说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和家电没电什么都干不了如出一辙。此话不假,脾胃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脾胃不好,五脏六腑都不能好好工作,长期下去疾病就来了。由此看来,养好后天的脾胃“发电厂”有多么重要!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脾胃。

脾位于中焦,腹腔上部,在隔之下。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1.脾主运化

一是运化水谷的精微。饮食人胃,经过胃的腐熟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将其精微部分,通过经络,上输于肺〕再由心肺输送到全身,以供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一是运化水液。水液入胃,也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而输布全身的。若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则气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现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胀便塘,甚至引起气血衰弱等症。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储留,聚湿成饮,湿聚生痰或水肿等症。

2.脾主升清

脾主升一清是指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营养机体上部组织器官,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3.脾主统血

所谓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或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类证治裁》曰“诸血皆统于脾”;《难经?四十二难》中提出“脾裹血”亦即是指这一功能。脾主统血其实质就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其实质是渊源于脾的运化功能,机制在于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机体气血充足,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也正常。

除此以外,脾还具有不可忽视的附属功能。中医认为,正常地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伤脾。《黄帝内经》说:“思则气结。”脾气结滞,则会不思饮食,院腹胀闷,影响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而导致头目眩晕、烦闷、健忘、手足无力等。

胃上承食道,下接十二指肠,是一个中空的由肌肉组成的容器。由于胃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脾一起被称为“后天之本”,故有“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胃气强则五脏功能旺盛。因此,历代医家都把固护胃气当做重要的 养生 和治疗原则。

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作“胃不和则卧不安”。

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也说: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因此,我们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脾胃。2022-08-19
mcxzy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10 22:1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有“后天之本”之称,因为它们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生成。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人体的“能量发电站”,正如家电需要电力才能运作一样,人体也需要脾胃提供能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脾胃状态良好,五脏六腑才能正常工作;反之,则可能...

  • 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也说: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因此,我们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脾胃。

  •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形气俱虚,无阳以护其营卫,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了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李东垣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又从安五脏即所以治脾胃,扩大...

  • 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百病从生。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藏象学说: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

  •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胃的生理功能。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生化的保证。 五脏六腑之气血全都来源于脾胃,所以脾虚的话,运化失常,所吃的东西就不能很好的被消化吸收,气血生成也少,不能及时充足的供养给其他脏腑,从而引起全身脏腑的虚衰。中医中更有“...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