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之“五脏”

经常听中医节目上的大夫们说“脾胃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而西医却可以“换肾”甚至干脆“胃切除”让患病之人续命。这二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都是什么呢?

拿中医所讲的“心”来说,除却以解剖学为理论指导的“心脏”实体,它还包括血液循环、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而最明显的不同要算是中西医眼里的脾脏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并主管控制血液循环。

脾的这一功能包括现代医学中所言胃、肠、肝、胰腺的一部分生理功能及凝血与促凝血机制,维持血液在血管内运行而不溢出血管的各种机制。如果这一部分功能异常,通过调理脾治疗。所以贫血在中医治疗上,主要补脾。

而现代医学所言脾,是指位于左季肋区,重110~200克,是淋巴组织的实质器官,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并有贮存血液等作用,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无关。

“就脾与血的关系”来讲,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的“脾”是血液的清道夫,中医则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说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每天学点中医@2019/1/42022-07-17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4:23: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而最明显的不同要算是中西医眼里的脾脏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并主管控制血液循环。脾的这一功能包括现代医学中所言胃、肠、肝、胰腺的一部分生理功能及凝血与促凝血机制,维持血液在血管内运行而不溢出血管的各种机制。如果这一部分功能异常,通过调理脾治疗。所以贫血在中医...

  • 中医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古人把内脏分为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此外还有一个心包络,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和病态上,都与心脏相互一致,因此,它也是属于脏。五脏的作用是储藏精气津液,六腑是主出纳转输。但是脏腑的功能,并不...

  •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脏六腑的概念不同于现代医学中的器官定义。中医认为,五脏(心、肝、脾、肺、肾)主要负责储存精气,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则负责消化吸收和代谢废物。这种理论不仅涵盖了生理功能,还涉及到精神和心理状态。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主血脉,...

  • 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拼音:[wǔzàngliùfǔ]。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

  • 五脏六腑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古代十二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代替,下面给大家说一下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对应关系,如下:1、子时:(23点 -次日1点) 对应胆;2、丑时:(1-3点) 对应肝;3、...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