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能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饮食,就会痊愈。2022-09-30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能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1.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1. 患者的脉象已经恢复正常,但到了傍晚却出现了轻微的烦躁。这是因为疾病刚刚好转,人们常会勉强患者进食,但脾胃的气机仍然虚弱,无法有效消化食物,因此导...
《伤寒论》第三百九十八条原文解释:病人病情虽已缓解,但傍晚仍出现轻微烦躁。这表明虽阴阳已平衡,病情痊愈,但脾胃气仍然虚弱,无法消化过多食物,导致微烦。应减少食物摄入,使病情自愈。文意解析:严重外感病后,脉象平和表明病情已痊愈,而非仅仅症状消失。傍晚微烦现象出现,是脾胃气虚所致,身边人...
《伤寒论》第398条原文是:“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胡希恕先生注解谓:“病人脉已解,谓平脉,无浮、沉、迟、数等病脉之意。脉解病亦当解,而于日暮微烦者,乃以大病新愈未久,家人强与之食,脾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
伤寒论第三百九十八条解密,关键词在于大病后饮食调理。原文指出,病人脉象已解,但日暮时分仍感轻微烦热。原因在于病后脾胃气尚弱,无法消化过多食物,致气虚生热,引起烦热。对此,减少食物摄入即可自愈。文意解释,严重外感病症状消失,脉象平和才代表病情痊愈,不等于阴阳平衡。傍晚微烦是脾胃气虚,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是一回事吗? 23次阅读
- 伤寒论原文全文翻译译文 67次阅读
-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50次阅读
-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 114次阅读
- 伤寒论原文释意 25次阅读
- 《伤寒杂病论》第一篇《平脉论》。求高手帮忙翻译成白话文。 2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