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释意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 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 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是出处
"太阳荣卫两伤,风多寒少之病,得之八、九日,有如疟状之寒热,热多寒少,其人不 呕,小便清白者,此 和不受邪,虽为欲愈,然必审其人,如疟状之寒热,一日二、 三度,轻轻而发。诊其脉微且缓,则知邪已衰,正欲复,表 将和,始为欲愈也。若 脉微不缓,是正犹未复,恶寒是邪犹未衰,尚不能自愈,但已为前之汗、吐、下,虚 其表 ,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脉微恶寒,表 俱虚,则面色当白,今色反赤 ,犹有馀邪怫郁於表,不能得小汗出,宣发阳气,故面赤身痒,未欲解也,宜桂枝麻 黄各半汤,小小汗之,以和荣卫,自可愈也。 "这是注释
从文中看应该是"小便清白者,此和不受邪,虽为欲愈,然必审其人,如疟状之寒热"为"清便欲自可"的意思2013-05-18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4:10: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及,自非才高妙识,岂能探其理至哉。”释义: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

  • 因为背冷。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节选: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释义:老师说:“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

  • 意思:水饮仃于心下,阴寒之气偏盛,上凌于心。心之俞在背,心阳被抑,不能转输于背,故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出自《伤寒杂病论》作者 张仲景 节选: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 一、意思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二、出处 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三、所咋选段原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 《伤寒论讲义》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内容断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398条,113方。每章标题下加“导学”内容,主要介绍本章需要掌握、理解、应用的知识。每节内容一般分【原文】、【词解】、【释义】、【方解】、【析疑】、【...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