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如有10个表现,夏末秋初注意养心

《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如有10个表现,夏末秋初注意养心。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为君主之官。

意思是说,在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里,“心”是相当于君主的重要脏腑。这么形容,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的 养生 里,需要更细心地去呵护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心”。

而根据内经四时 养生 的理论,夏末秋初更适合养心。也就是我们现在这段时间里,做好养心对身体 健康 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在养心之前,我们当然得先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养心。这样才能避免“过犹不及”的做法。

总的来说,身体如有如下10个变化,或是提示在夏末秋初这段时间里,更需要好好养心了。

1、呼吸会不顺畅,胸口会发闷、又是还会刺痛。刺痛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一发作几秒钟就过了,最多一分钟。如果未能及时调理,这种痛可能会从前胸向后背膏肓肩胛附近“游走”,十天半个月会来一次,或者三、五个月发作一次,间隔时间越短说明心不好的程度更高一些

2、左边手臂酸、麻、痛,也可能是心不好的提示。因为心脏的神经与左手臂的神经是相通的。所以,位于身体左边的心脏有什么不好了,大多会牵扯到左手臂。

3、颈部僵硬、转动不灵活:早上起床脖子经常扭到,很可能也是提示心有点不好了;因为心有问题,可能影响到颈动脉的血液循环,筋脉失于濡养,自然就有僵硬的感觉了。

4、心火上炎的表现:心不好了,心火就会向上升。火毒慢慢上升到了头额部位,不可能从额头跑出来。停留时间久了,可能会长点痘痘暗疮之类。大多还会头昏,或者面颊泛红。这些现象,大多和心火上炎有关。

5、心火上炎到了巅顶之后,反过来还是会下行的。从额头顺着两个眉陵骨绕着太阳穴穿过后脑勺,从咽喉下行入肠,从肛门出去。所以,如果两个眉陵骨酸痛,某些机能亢进,眼睛会往前突来,即所谓的"凸眼症"。也可能是心不好的问题。

6、心火从巅顶下降,顺着两个太阳穴下行,如果两侧的血脉受到火热的烤灸,从而出现一些跳动性的偏头痛。这种情况,一般和心肝二脏的火热炽盛有关。

7、从头继续下行,经过咽喉之地。所以,心不好的人时间久了,经常会有点咽喉不适、老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哽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随后进入肠胃之间,肠胃火胜,水就会自动来灭火。水来得多了、来得快了,就会拉肚子。所以,内经说“迫注下泄,皆属于热”。

8、根据五行生克,心火生脾土。心不好了,时间长会影响到脾胃。这就是内经“子盗母气”的说法。脾胃一受伤,消化吸收的能力就降低,吃进来的食物不能消化,最后会胃胀,某些东西会反冲向上,叫做"反酸"。这些现象,虽然看似是脾胃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心不好引起的。

9、心主血脉,心不好了,血脉输送营养的能力会下降。于是,人就会总觉得自己体力不够,想吃多点来补充。而过多的食物会带来大量的糖份,糖的代谢靠肝脏、肾脏来进行,过多的糖分会伤害肝、肾功能。这就是心这个君主之官不好了所产生的连带反应。

10、心主神志。心不好了,神志方面会出现问题,神经系统功能会有所衰退,遇到一点事情就会紧张,或者惊吓。晚上睡觉不易入睡,睡着以后就做恶梦,恶梦延续而成所谓的"恶梦连连"。这些,都是心不好所带来的。

总之,上述10种表现,都是心有点不好了的常见现象。可能是心经的气血不足,也有可能是心经火热炽盛,或者气血瘀阻等等。

根据“夏养心”的理论,做点什么来养心呢?

可以试试多喝养心茶。

人参:人参是传统的补益佳品,辛味甘美而微寒,主要能大补中气。对于心气不足是很合适的;

蛹虫草:蛹虫草性味甘平,主要是滋补阴血,对心虚不足的睡眠不好,长期身体亚 健康 是很不错的调理佳品

肉桂:肉桂性味辛热,中医认为它能活血养心;

黄精:黄精性味酸甘而温,主要是补血生血,能养血安神。

栀子:栀子外观心形,是传统的清心降火佳品。尤其善清三焦经、心经火热,清心安神。上述几味,一起做成茶包,现在正值夏末秋初,正是最合适的养心时机。

总之,心作为五脏六腑里的君主之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述10个方面的身体变化,基本都是心有点不好的提示。

我们平常注意一下,及时调理。尤其是现在正是夏末秋初,适当养心,对身体 健康 是很有好处的。2022-08-2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4:1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是君主之官,负责指挥全身。在夏末秋初这个季节,特别需要注意养护心脏。以下是有助于养心的一些迹象,若身体出现这些变化,就应开始注重心脏健康。1. 呼吸不畅,胸闷伴随刺痛,这些短暂的症状可能预示着心脏问题。如果疼痛从胸部转移到后背肩胛区域,且频率增加,需及时就医。2. 左...

  • 9、心主血脉,心不好了,血脉输送营养的能力会下降。于是,人就会总觉得自己体力不够,想吃多点来补充。而过多的食物会带来大量的糖份,糖的代谢靠肝脏、肾脏来进行,过多的糖分会伤害肝、肾功能。这就是心这个君主之官不好了所产生的连带反应。10、心主神志。心不好了,神志方面会出现问题,神经...

  • 出自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译文:黄帝问:我很想听听五脏六腑十二脏之间是如何相互辅助,如何区分主次贵贱的?岐伯说:人们都问这个问题啊,想请求明确说说。心...

  • 《黄帝内经》中讲“心者,君主之官”。这一观点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脏腑功能的重要论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心的地位:在中医理论中,心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视为五脏六腑中的“君主”。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宰作用。心的功能:心主血脉: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

  • 《黄帝内经》把心脏比喻成“君主之官”。这个比喻深刻地体现了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心脏如同国家的君主,主宰着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它负责推动血液在全身运行,为身体各个部分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同时,心脏还掌控着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到“心藏神”,...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