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简介

问: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答: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暗适应能力下降,重者暗光下或黄昏后不能看清物体,俗称“雀目眼”。更严重者结膜干燥,儿童可现结膜皱褶。双眼干涩刺痒,或干涩难忍,目札羞明,白睛干燥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粗糙。舌红少津苔薄,脉细。这是肝血不足,目失濡养的表现[1][2]。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常吃动物肝、蛋黄、乳类、坚果类、胡萝卜、夜明砂、谷精草、枸杞子等食材可滋养肝肾,益津明目,好得快[1]。

建议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

1.谷精草夜明砂蒸鸡肝(《中华养生药膳大全》):鸡肝1副(连肫同用)。将鸡肝、肫去污膜,洗净,与谷精草15g、夜明砂10g同入碗内,加少量水,隔水蒸熟。食肝喝汤,每日1次。[1]

2.猪肝羹:猪肝150g(细切,去筋膜),鸡蛋1只、豉汁适量,葱白1茎(去须,切片)。将猪肝和葱白与豉汁煮成羹状,九成熟时,打入鸡蛋,即可食用。[1]

3.仙人羊肝羹(《养老奉亲书》):枸杞根50g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煎煮3次,取汁约2000mL备用。羊肝1具,羊肉100g,洗净,去筋膜,剁成细茸,倒入砂锅,加入备好的枸杞根水煮沸,煮至肝熟肉烂,下水淀粉调匀成羹,再下葱白、盐、味精等调味。饮汤吃肉食肝,每日1剂,分3次空腹食用。[1]

肝虚雀目(liverdeficiency sparrow eye)为病证名[3]。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3]。又称肝虚雀目内障[3]、雀目、鸡盲(见《证治准绳·杂病》)、夜盲[4]、雀盲(《证治准绳·杂病》)、雀目内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雀目昏睛(佚名《眼科统秘》)、黄昏不见(《银海精微》)、鸡蒙眼(见《银海精微》)、阴风障(清·郑学礼《目科正宗》卷六)、阳衰不能抗阴之病(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鸡摸眼[5]。是指以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而无视野缩小的表现,伴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为主要表现的眼病[2]。小儿多患[6]。

雀目有先天、后天两类,先天者称高风雀目内障,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后天者称肝虚雀目内障,多由脾失健运所致,为疳疾上目的早期病证[4]。

夜盲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可侵犯双眼[1]。

肝虚雀目相当于西医的维生素甲缺乏性眼病[6]。

详见肝虚雀目条。2022-11-01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5:37: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血虚证是全身血虚的一种特殊表现,以肝血调节功能失常、相关脏器失养为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等。在现代医学中,肝血虚证可能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关。在证候诊断方面,肝血虚证的表现包括视物昏花或雀盲,虚烦失眠,筋脉拘挛,肢体麻木,胁肋隐痛,眩晕耳鸣,面色少...

  • 病情分析: 肝血虚的症状有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振颤、肌肉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等。意见建议:肝血虚治疗以养肝补血为主,常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当归补血汤等方剂进行加减治疗。

  • 1. 症状表现:眩晕耳鸣:由于肝血不足,头部供血受限,导致头晕耳鸣。面色苍白:肝血不能上荣头面,面色显得苍白无华。爪甲不荣:肝血滋养功能减弱,指甲失去光泽,变得干燥脆弱。夜寐多梦: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神志,夜间睡眠易被梦境困扰。视力减退或雀目:肝主目,血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并发雀目,...

  • 肝血虚证,是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证候...

  • 病情分析: 你好,肝血虚主要是有血虚筋脉,女性有月经异常的情况,如面色无华,眩晕,舌脉的表现,还表现在视力方面,雀目,视力减退;血虚不能濡养筋脉,导致肢体麻木,震颤;女性月经量少,色淡.而肝阴虚主要是阴液亏虚而导致虚热内扰.主要表现阴虚肝症状,例如五心烦热,口躁咽干,盗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头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