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

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

  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

  (一)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辨证要点。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医学教育网整理爪甲失养,则干枯不荣;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至成为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等虚风内动之象。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舌白脉弦细,为血虚常见之征。

  (二)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慢性疾病、温热病等耗伤肝阴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医学教育网整理虚火内灼,则见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液亏虚不能上润,则见口咽干燥;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2023-01-20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44: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属肝之阴血不足的病变,故具备眩晕、耳鸣、目干、视力减退、脉弦细等共同症状。但肝血虚证以单纯血虚证为主,不见有虚热证的表现,而肝阴虚证,既有肝血虚的表现,又有虚热证的表现,因此,临床症状及病机各有特点。 肝血虚证:肝藏血,血液对人体各个部位有濡润滋养的作用,肝血不足,即能引起...

  • 辨识肝阴虚证的主要依据是头晕、目涩和胁痛等伴随的虚热症状。虽然肝血虚和肝阴虚都可能引发头晕,但肝血虚是血虚的表现,无明显热象,常见症状如眩晕、视物模糊、月经量少和肢体麻木等。相比之下,肝阴虚则以阴虚为主,虚热症状显著,如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

  • 肝阴虚证,是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慢性疾病、温热病等耗伤肝阴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不...

  • 舌苔白,脉象虚弱,这是血虚的明显特征。若肝血虚损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咽干、潮热盗汗的肝阴虚证。长期肝血不足,血不滋养筋脉,还可能导致肢体麻木、关节僵硬、手足震颤、肌肉抽搐,这些是血虚引发的风证,即肝风内动证。对于肝血虚证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滋养肝脏、补充血液,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归芍...

  • 肢体症状:关节拘急不利,手足可能出现颤抖,肌肉无力。女性症状:月经量少、色淡,甚至可能闭经,因肝血不足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诊断上,肝血虚证的要点主要在于筋脉、爪甲、眼睛、皮肤等部位的血养不足,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特征。治疗上,首要任务是补养肝血,以恢复肝脏功能,纠正上述症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