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方剂分类法有哪些?

常见的方剂分类法主要有七方分类说、病证分类法、祖方(主方)分类法、功用(治法)分类法、综合分类法。“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始于《黄帝内经》。按病证分类有:《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并包括脏腑分类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及病因分类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组方(主方)分类法有《祖剂》、《张氏医通•祖方》。按功用(治法)分类法有《圣济经》的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剂(《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说),《景岳全书》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分类法,及《医学心悟》的八法分类。综合分类法为《医方集解》所开创,分别为补养、发表等22剂,《成方切用》、《成方便读》及现代方剂学教材都借用或参考了综合分类法。
2022-12-1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5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七方分类说: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七方”说,包括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不同的方剂类型。二、病证分类法:代表性的著作包括《五积散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等。其中,《备急千金要方》按脏腑分...

  • 常见的方剂分类法主要有七方分类说、病证分类法、祖方(主方)分类法、功用(治法)分类法、综合分类法。“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始于《黄帝内经》。按病证分类有:《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

  • 七方作为方剂分类的一种方法,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包含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不同的方剂。这些类别反映了方剂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例如,大、小方剂分别针对不同病情的需要,缓、急方剂则用于调节治疗的节奏,奇、偶方剂体现了治疗手段的特殊性和常规性,而复方剂则是对多种...

  • 中药方剂的分类研究是探讨传统医学疗法的关键,历代医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如病名、证候、功效、临床分科、方剂结构、病因和脏腑等。最早采用病名分类的是《五十二病方》,这种分类便于临床查找。《汉书·艺文志》中列举的《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等方书,皆沿用此法。《伤寒论》按六经证候分类,体...

  • 病因、脏腑、祖方、剂型等多种方法。其中按病名分类的方法历史最为悠久,《五十二病方》就是最早 法,见于明代施沛的《祖剂》,书中选古方70首为主方,将其衍化方分列其后,合计达800余方,对研究方剂的变化渊源有一定价值。按剂型的分类法多见于现代中成药制剂手册,便于制剂时查找使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