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的中医理论

一、湿气——万恶之邪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 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2016-05-1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9:54: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六邪之一,指的是外界环境中的湿气以及体内因多种原因形成的湿气。这种湿气可以是自然界中过量的湿气,比如阴雨绵绵的天气,也可以是人体内湿气过重,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症状。湿气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直接损害人体的健康,还能通过影响其他邪气的入侵,间接损害...

  •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视为六淫之一,具有重、浊、粘、滞的特点,尤其在长夏季节表现得尤为明显。长夏是指夏秋之交,此时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因此被认为是全年湿气最盛的时期。湿邪的特性可以概括为:1. 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与水同类,因此具有阴性的特征。

  • 1. 中医理论中,湿气是指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的一种状态,主要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2. 脾脏在中医学中扮演着水液代谢的重要角色,负责将水液传输至肺部,再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调节水液向下输送到肾脏。3. 肾脏是水液存储和排泄的器官,当脾的功能受损,水液代谢受阻,便会在体内积聚,...

  • 中医理论中,湿被认为是一种阴邪,具有粘滞、重浊、向下的特性。湿邪可以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转,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临床上,当人体处于潮湿环境中时,更容易出现由湿邪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晕重、身体疲倦酸痛、腰腿沉重不利;或者眼睛、脚部浮肿、脚趾处出现湿烂;口中感觉淡味,食欲不振,消...

  • 湿气属于中医中的一种理论,当患者出现食欲减退,头昏乏力,舌苔黄腻,关节肿胀,身体虚胖等情况时可能是由于身体湿气旺盛所造成的一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当患者出现湿气时,会相对出现食欲下降,身体乏力,头晕目眩等现象。患者一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也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