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阴阳失调”?

如果有人去看中医只得到一个‘’阴阳失调‘’的诊断,那么他或她一定是遇到了中医骗子。那这个“阴阳失调”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阴阳的概念是个大概念抽象的概念,大到包括天地,到人分男女,诊断阴阳失调就等于告诉你‘’你是男人还是女人。‘’

中医的诊断笼统分成阴症和阳症,阴症包括:虚症、寒症、里症;阳症包括:实症、热症、表症。

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所谓“阴阳失调”指的是功能和物质不能协调了,表现出阴症或阳症,或者阴症阳症相互错杂,有阴症表现也有阳症表现。如物质减少了,功能就会相对亢进表现出热症,这就是阴虚阳亢症。而物质偏多,功能相对不足表现出寒症,就是阴盛阳虚症。

中医的诊断应该是比较具体的诊断,包括病的性质:是寒、是热、是虚、是实,病的位置:是表、是里,而位置又应具体到脏腑: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病的程度:是新病还是久病,病轻还是病重。

上面讲的是最基本的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实)和脏腑辩证,另外还有三焦辩证,诊断病位在上焦、中焦、下焦,在温病时诊断用到,气血津液辩证,用于辨别人体气血津液的盈衰多少,还有卫气营血辩证,用于温病和疫病的诊断,另外还有六经辩证,用于外感伤寒的辩证。

一个合格的中医诊断不能只是一个“阴阳失调”,因为所有的疾病都能说是“阴阳失调”。而失调在哪里要有具体的描述。如‘’脾肾阳虚轻症‘’,病位是脾肾是里,病性是阳虚寒症,病的程度轻。如‘’阳明腹实热重症‘’是六经辩证的一种,病位在阳明腹(指肠胃),病性实症热症,程度重症。

2017-04-17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15: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阳失调,是描述机体阴阳双方失去平衡状态的病理现象,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病理变化。阴阳学说强调阴阳之间的互动、制约、互根互用,以及动态的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的基础。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即出现阴阳失调,成为疾病发生的关键原理之一。阴阳失调的体现是正气和邪气之间...

  • 阴阳失调,是疾病病理的核心概念,指机体内部阴阳平衡失衡,表现为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它涵盖了脏腑、经络、气血等多方面的失调,以及气机运动的失常,如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与离决。阴阳偏盛,实证病机,一派阳气过盛,阴气相对不足。其特点在于一方过于旺盛,而另一方并未虚弱。阳盛...

  • 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所谓“阴阳失调”指的是功能和物质不能协调了,表现出阴症或阳症,或者阴症阳症相互错杂,有阴症表现也有阳症表现。如物质减少了,功能就会相对亢进表现出热症,这就是阴虚阳亢症。而物质偏多,功能相对不足表现出寒症,就是阴盛阳虚症。中医的诊断应该是比较具体的诊断,包括...

  • 阴阳不调和是指中医学中的阴阳平衡失调。在体内,阴和阳两种相对的精气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阴阳平衡。阴阳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调就会导致疾病。阴阳不平衡有多种表现,如气血不足或过盛、精神疲惫、头晕目眩、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等。中医学中的...

  • 阴阳失调的病理机转主要体现在阴阳偏盛和偏衰两个方面。首先,阳盛表现为阳热之邪偏盛,机能亢奋,代谢过快,如感受阳热病邪、过食辛辣等,临床症状包括壮热、口渴、便干尿黄等。其次,阴盛则为阴寒之邪侵袭,机能减退,如寒邪过食、阳气受损,临床可见四肢厥冷、腹泻等症状。再者,阴阳偏衰包括阳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