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把脉应该看什麽书?想了解一下中医知识,不知道应该从什麽书开始看。

先把中医学好 再回过头来看中医养生。
把脉只需要熟背 五脏六腑的内容
四诊八钢的内容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的内容
然后再学习一下中医内科学
全部学会 半年应该够了。

最后再去了解把脉的技巧和判断标准。以上东西不背熟 你把不出脉。

一共需要买3本书
中医基础理论 这个是辅助
中医诊断学 这个有方法和内容
中医内科学 这个是病证的总结。
什么脉决类的别买,都繁体。我从来不看。
我学会把脉也就用了几个月时间。把脉最主要的就是四诊八钢。
把四个诊(望闻问切)和八个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背完,你就会把了。2009-09-13
从四大经典开始:主要看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学一开始学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作为入门,然后看伤寒论和金匮里面的脉学,这两部书脉学很重要,但是散乱,自己收集研究!

中医是个大的概念,有人学了一辈子都没学完,有人只会方药,有人只会针灸,有人会气功,有人推拿,刮痧,加上其他古里古怪的医学知识,不可能被全部学会。可能历史上只有孙思邈可以。
养生就是防病,防在治之上。古人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养生中医最高境界。2009-09-05
把脉在实践上要比理论上的学习要困难的多,把脉只要记住脉的形态,中医诊断里有脉诊的简单介绍,可参照王叔和的《脉经》和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的介绍,体会一下脉的具体形态。至于实践上,据老师说,起码要把2000脉以上才行,一开始是凭病学脉,就是事先知道是什么病,然后对照书中所介绍的主治,后来把脉的感觉稍微熟悉些,才用把脉去断病。不过,也因人而异,有些人手上的感觉相对灵敏些,就学的快点,这方面,女生稍微占优势,经过多多练习后,差距就很小了。
中医包括中医养生,中医讲求未病先防,中医养生就是这个原理,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中。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并不单单是养生,它让人更好的了解自身,了解自己如何做能让自己健康,又怎样会得病,做到知己知彼。但是,这本书本身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学它之前最好要先学下中医的基础课程和医古文。2009-09-06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医讲的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未病防病,当然中医养生是教你如何不得病,这样就不存在你提的问题。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很好的养生书籍。2009-09-05
不是医生,却要学脉,你真是~~~

中医脉学的经典,晋代王叔和的《脉经》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凭脉篇
这些都是最早的脉学东东。
近代还有明朝李时珍的《濒湖脉学》
还可以参考中医诊断学教材
或者许进京的脉学专著2009-09-09
学把脉? 你去找个老中医拜师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不是一回事 养生主要是强健体魄方面的 治病主要针对陈年的疾病2009-09-0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8:30: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的学习路径主要包括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和内科学等。这些书籍是中医入门者的必备教材。然而,对于那些认为学习中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更倾向于学习英语,因为英语资料的获取更加便捷,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所需知识。但不可否认,如果你对中医充满兴趣,那么...

  • 《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详细记录了脉学知识,是学习中医脉诊的重要参考书籍。建议多背诵其中的经典条款,这样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能对中医脉诊有初步的了解。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脉象,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脉经》系统地介绍了脉学理论和临床应用,是中医学习者不可或缺...

  • 《脉经》和《中华脉学》都是研究中医脉诊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现代医学视角来看,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学习这两本书,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脉诊的技术,还能从中领略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上述两部著作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关于中医脉学的书籍也值得推荐。例如,《脉学全书》详细...

  • 《濒湖脉学》这部经典著作,是研究中医脉诊的重要参考书籍。它详细地阐述了脉诊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脉诊,是通过观察和触诊脉象,了解患者体内气血运行情况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通过脉象可以了解人体脏腑功能的强弱,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

  • 在中医的世界里,把脉的确充满了神秘感。《从生活学中医系列丛书之初学诊病一点通》这套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为您揭示了这个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脉诊的奥秘。脉诊,古代中医的独门秘技,书中详细解释了脉搏的特性,如它在不同部位的深浅差异,脉搏数量、力度和振幅的变化。这些特性...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