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望诊

望诊内容方法,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儿科望诊可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注意事项

  1.望诊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整体望诊后分部望诊。有些望诊会引起小儿不适与反抗,如察口、察舌,应放在四诊其他项目完成后再进行。

  2.望诊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以免影响望诊效果。

  3.看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当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舌象不符合时,可“舍纹从症”。

  望 神 色

  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面部望诊方法有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临床上主要根据五色主病来判断小儿疾病。

  1. 五色主病: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又称五色诊。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吐泻。

  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呈黄色,多为虚证或有湿,可见于疳证、积滞、虫证。

  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疼痛、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疼痛、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

  2. 五部配五脏 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五部与五脏的关系。

  望 形 态

  望形态包括观察病儿的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以推断疾病的性质。

  1. 望形体 主要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检查时应按顺序观察。凡神态活泼,肌丰肤润,毛发黑泽,筋骨强健,发育正常者,为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健康的表现。

  2. 望动态 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动静姿态变化。正常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无痛苦或不适的表现。不同疾病常有不同姿态。

  望 苗 窍

  1. 舌象  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的变化。

  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显著,多为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大,色泽青紫,可见于气血瘀滞;舌体胖,并有裂纹,多为气血两虚;舌体强硬,多为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绛者,则为热甚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还有木舌、重舌、连舌、弄舌、吐舌)

  2. 目  察目首先要观察眼神的变化。健康小儿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气血充沛的表现。察目时,还应观察眼睑、内外眦、白睛、瞳仁的变化。

  3. 口  察口时应仔细观察口唇的颜色、润燥和外形的变化。

  4. 鼻  察鼻主要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形的变化。

  5. 耳  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一个标志。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是先天肾气充沛,健康的表现。

  6. 二阴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是肾气充沛的表现。

  辨 斑 疹

  按斑疹的形态,有细疹、疱疹、斑疹、风团、白等不同名称。

  细疹 细小状如麻粒。

  疱疹 形态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中有液体。色白如晶为水痘;若疱疹内有脓液,多为脓疱疮。

  斑疹 色红较艳,摸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多为热毒炽盛,病在营血;若斑疹欲出不出,隐隐不显,或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肢冷脉细,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风团 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如云团样,抓痕明显,此起彼伏,反复发生,见于荨麻疹,因风邪客肌,血分有热所致。

  白又称“白痱”、“汗疹”。为细小而表面隆起的含浆液白色疱疹,色泽光亮。白以晶亮饱满为顺;枯白无液为逆,也称“枯”,属气液耗伤之证。白多见于湿温证或其他热性病长期发热出汗后。

  察 二 便

  除新生儿及较小乳儿大便可呈糊状,1日3次左右,正常小儿的大便应该色黄而干湿适中。正常小儿的小便为淡黄色。

  看 指 纹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可分为风、气、命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看指纹是对3岁以内的小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正常小儿的指纹多数应该是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若发生疾病,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等,都随之发生变化。《幼幼集成》一书中对小儿患病后指纹的变化,用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作为概括。
2023年四川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6月3日起实践技能 8月18日起医学综合] 2023年四川中医执业医师报名现场审核时间及材料[2月20日-3月5日] 2023年山西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6月3日起实践技能 8月18日起医学综合] 2023年山西中医执业医师报名现场审核时间及材料[2月20日-3月5日] 2023年陕西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6月3日起实践技能 8月18日起医学综合] 2023年陕西中医执业医师报名现场审核时间及材料[2月20日-3月5日] 查看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全部文档资源 >>2023-02-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49: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定义 脐风是新生儿因断脐处理不善、接触不洁之物而发生的疾病。临床以出现唇青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为特征。又称“四六风”、“七日风”、“锁口风”。2.发病情况 ① 发病年龄:多见于出生后4~7天新生儿。由于在全国范围推广新法接生,本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 中医儿科学着重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人才,以应对儿科常见病症的中医临床诊疗。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等,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在儿科领域的诊疗技能。专业课程全面,除了上述基础学科,还包括...

  • [概述]1.定义 小儿麻痹症是感受风热暑湿疫毒之邪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初期呈双峰热,肢体疼痛伴咳嗽、咽痛,或伴呕吐、腹泻,后期出现肢体瘫痪、骨骼畸形为特征。2.发病情况 ①发病季节:多集中于夏秋季。②发病年龄: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初生儿也可感染,且病死率较高。③传染途径和流行情况:...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等什么是中医儿科学"本专业培养适应全面发展,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尤其是儿科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具有继承与创新精神人才,能在各类机构工作...

  • 《中医伦理学》、《中医卫生法学》、《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针灸,经典著作理解与应用,以及临床各科知识,如内、外、妇、儿、康复、养生、心理等。考试形式包括笔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笔试以选择题、...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