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心肺气虚、何为心脾两虚、肺脾气虚?来看看中医的理解

定义 : 指心肺两脏气虚,其机能活动减退,以心悸、咳嗽、气喘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 心悸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动则尤甚,咯痰清稀,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甚者可见口唇青紫,脉弱或结、代。
证候分析 :
病因: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累及于心,致心气不足;或心气不足,导致肺气虚衰;或禀赋不足,年老体虚,劳倦太过,耗伤心肺之气所致。
证候:
①若心气亏虚,鼓动无力,气机不畅,故心悸胸闷;
②肺气亏虚,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故咳嗽,气喘;
③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气短,神疲乏力;
④肺气虚,津液输布无力,水液停聚为痰,故吐痰清稀;
⑤气虚则全身机能减弱,机体供养不足,劳则耗气,故声低懒言,自汗,且活动后诸症加重。
⑥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等为气虚常见之征。
辩证要点 : 心悸、胸闷、咳嗽、气喘与气虚症状共见。

定义 : 指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血两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或见各种慢性出血,血色淡,舌淡嫩,脉弱。
证候分析 :
病因 :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心失血养;或久病失调,思虑过度,暗伤心脾;或慢性失血,气血亏耗,导致心脾气血两虚。
证候:
①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
②头面失养,故头晕,面色萎黄;
③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故食欲不振而食少,腹胀,便溏;
④脾气亏虚,摄血无力,血不归经,则见各种慢性出血,血色淡;
⑤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弱,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辩证要点 :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便溏、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症状共见。

定义 : 指脾肺两脏气虚,以咳嗽、气喘、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 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咳声低微,咯痰清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白无华,气短,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或见面浮肢肿,舌淡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
病因 :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子病及母,运化失常;或饮食劳倦,脾胃受损,土不生金,累及于肺,宣降失司所致。
证候 :
①久病咳喘,肺气受损,呼吸功能减弱,宣降失职,故咳嗽气短而喘;
②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故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③脾肺气虚,水津不布,聚湿成痰,故咯痰清稀;
④气虚运血无力,肌肤失养,则面白无华;
⑤气虚推动无力,机能活动减退,则气短,神疲乏力,声低懒言;
⑥或脾虚水湿泛滥,则面浮肢肿。
⑦舌淡苔白滑,脉弱为脾肺气虚之征。
辩证要点 : 咳嗽气喘、痰液清稀、食少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
相同点 : 二者均可见肺气亏虚、宣降失常的表现,见咳嗽气喘、气短、咯痰清稀等症状。
不同点 :
心肺气虚证: 兼见心气不足的表现,常见心悸怔忡、胸闷等症状;
脾肺气虚证: 兼见脾虚失运的表现,常见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2022-06-10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7:44: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但肺气虚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若同时既见有肺气不足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之证。现代研究发...

  • 脾肺两虚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脾主运化饮食,脾会将人体食物中的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往往互相影响。临床表现怠倦食少、便溏、咳嗽、面色少华、舌淡嫩苔白,脉虚等证候。治疗多以补脾益肺法,饮食中注意含多量维生素成分与微量元素的食物。

  • 肺胃气阴两虚肺胃阴虚久导致肺胃气虚 即肺胃阴虚+肺胃气虚阴虚内热气虚其功能失调(降低) 牡丹皮 骨皮 桑白皮 石膏 知母 等清肺胃阴虚内热; 黄精 玉竹 百合 木蝴蝶等滋肺胃阴; 治标药选用气虚要治本能尚愈比培土金...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