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什么意思

以突然发生的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为临床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主要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等。2011-07-30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 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   ①风邪入中,经络痹阻型。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方用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治宜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气汤加味。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   ①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治宜辛凉开窍,滋阴熄风,方用至宝丹和羚羊角汤。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方用苏合香丸和涤痰汤。   ②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2011-08-01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2011-07-30
保持心态平衡: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 、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情绪不要起伏太大。

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 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空气质量,据统计吸烟可增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远离吸烟人群,防止二手烟。

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特别微络康地龙蛋白, 溶解血栓,解除动脉粥样硬化、防止中风、偏瘫、改善三高及并发症、避免再次产生血栓、缓解心脑疾病后遗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2013-05-2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7:23: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风,一个源自中医的概念,主要描述了风邪侵入人体,结合痰湿阻塞经络与气滞血瘀的病理过程,导致一系列症状,如流涎、口眼歪斜等。这在现代医学中对应着脑血管疾病的范畴。在中医理论中,中风的发生往往与风邪侵袭有关,风邪是一种无形的致病因素,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方面。当风邪与痰湿、气滞血瘀等病理...

  •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是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以下是关于中风的一些详细解析:1. 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是中风风险的重要因素。饮食中过多的油脂、盐分、糖分和热量,会导致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异常,从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最终可能引发中风。同时,过量饮酒和...

  • 中风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由于脑动脉的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部缺血或出血。中风的高发与以下因素有关:1.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中风的前因后果之一。吸烟和饮酒可以引起脑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也会增加中风的发生率。

  •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指因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以下是关于中风的详细解释:发病特点:常见性:中风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严重性:中风发病初期症状可能轻微,但如果不能及时诊治,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症状表现:突发症状:中风患者可能出现...

  •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血液流动受阻或血管破裂导致大脑缺氧。中风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以下是关于中风的详细解释:1. 中风的基本定义:中风是脑血管发生意外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血液流动受阻或血管破裂。这种情况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突然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