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药对2-黄连配附子之方剂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麻黄——附子;附子——肉桂;附子——细辛;附子——甘草;附子——白术;附子——熟地;附子——当归;附子——桂枝;附子——花椒;附子——茯苓; 黄连——附子 ;大黄——附子;茵陈——附子;黄芪——附子;干姜——附子。
黄连配附子的意义
一起配伍功效:
黄连为苦寒泻火解毒之要药。尤长于泻心胃实热,止湿热痢疾。附子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之要药。二药合用,辛苦相投,一寒一热,有寒热并用,阴阳相济之义。即王旭高所谓:“黄连配附子能交水火于倾刻。”
主治:1.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痞闷作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而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2.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
黄连配附子的方剂
1.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服法: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 附子10克 (炮,别煮取汁)。上四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切三味。
功能主治: 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
2.黄连制附丸《活人心统》
组成服法:姜川连一两,煨附子七分。上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以淡姜汤送下。
功能主治:气虚膈塞吞酸。
2022-06-2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4:47: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及服法: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各6g),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官桂二钱半(5g)。上药畋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加方中;祛除寒湿温脾肾,主治肢冷身体痛。附子温阳散寒,化湿止痛为主药,重用白术化湿利痹,茯苓、人参补气健脾燥湿,复以芍药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化湿利痹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之病证。附子汤具有强心,利尿,抗风湿,止痛等作用。

  • 黄连——细辛;黄连——炮乌头;黄连——附子,黄连——半夏;升麻——黄连;藿香——黄连;人参——黄连,乌梅——黄连。黄连配苏叶的意义 黄连苦降心胃实火之上冲。紫苏芳香,通降顺气,理气宽中,化浊辟秽,醒脾止呕逆,调整胃肠功能,尤其辛通肺胃之气郁。 二药寒温配对,辛开苦降,平调寒热,...

  • 附子泻心汤是《伤寒论》治疗皮五泻心汤中的一方,是在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基础上加附子所制,方中的大黄、黄芩和黄连药性偏苦、寒,用于泄热,加上附子药性辛、热,温助阳气,配伍使用时可以共同起到温经回阳、泻热消痞的作用。

  • 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