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所说的“气血不足”是什么意思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药补不如食补,可以多吃吃以下食物:
 吃红色和黑色食物,常见的有:
 ①红枣。性温,味甘,既能补气,又能养血。
 ②桑葚,俗称桑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钙质和维生素。
 ③龙眼肉。能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对血虚体弱之人的心慌心跳、头晕失眠、健忘,食之最宜。2013-07-31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22: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血亏是中医的术语之一,指的是人体内的气与血不足。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和血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如果气血亏损,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气血亏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疲乏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当气血亏到了一定程度,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悸、过度惊恐等症状。中医治疗气血亏,通常采取补气...

  • 中医理论中气血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源于长期疾病导致气血两伤,或是先天失血,气随血耗。此外,先天之气不足,导致血的生成和滋养无源,长期下来也会形成气血两虚。临床上,气血虚的患者常常面色苍白或萎黄,表现出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等症状。他们的心悸失眠、肌肤...

  • 气血不足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身体内的气和血均不足,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的疾病。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物质,承载着濡养和温化的作用。气血不足则意味着身体内的气和血均不足,这种状态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具体来说:一、气血不足的含义 气血不足是中医理论...

  •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 中医血虚是指血液亏少、血液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以下是关于中医血虚的详细解释:1. 血虚的原因: 饮食不合理:长期偏食、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血虚。 过于劳累:身体长期过度劳累,消耗过多气血,未能得到及时补充。 情志问题:情绪严重波动,如长期焦虑、抑郁等,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和运行。 失血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