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药性揭秘

解表类

一、合谷配复溜—麻黄

二、大椎—桂枝

三、太渊—紫苏叶

四、风门(灸)—羌活

五、风府—防风

六、天柱—藁本

七、风池(泻)—薄荷

八、少商(点刺出血)—牛蒡子

涌吐类

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

二、内关(补)—藜芦

泻下类

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

二、丰隆(泻)—火麻仁

三、中脘—巴豆

清热类

第一节 清热泻火类

一、曲泽(针出血)—石膏

二、神门(泻)—栀子

三、上脘(泻)—淡竹叶

四、睛明(泻)—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凉血类

一、神门(泻)配太冲(泻)—犀角(用代用品)

二、十二井穴(针出血)—牛黄

三、大陵(泻)配曲泉(泻)—鲜地黄

四、金津、玉液(俱针出血)—玄参

五、间使(泻)—牡丹皮

六、行间(泻)配中极—赤芍

七、鱼际(泻)配太溪(补)—地骨皮

第三节 清热燥湿类

一、合谷(泻)—黄芩

二、神门(泻)配曲池(泻)—黄连

三、委中(针出血)—黄柏

四、行间(泻)—龙胆

五、上廉(泻)—苦参

第四节 清热解毒类

一、足临泣(泻)—连翘

二、少冲(针出血)—山豆根

化湿类

一、胃俞(灸)—藿香

二、足三里(泻)配三阴交(补)—苍术

三、足三里(泻)—厚朴

四、膻中(灸)—白豆蔻

五、三阴交(泻)配隐白(补)—砂仁

六、阴陵泉(补)—草豆蔻

利水渗湿类

一、内关(泻)配三阴交—茯苓

二、水分(灸)—猪苓

三、涌泉(泻)—泽泻

四、大敦(灸)—车前子

五、胆俞(泻)—茵陈

六、膀胱俞(泻)配委中(泻)—滑石

七、脾俞(灸)—薏苡仁

八、太溪(泻)配风市—防己

九、少泽(泻)—木通

十、小肠俞(泻)—瞿麦

祛风湿类

一、风府(泻)配风市(泻)—独活

二、大敦配阳陵泉—五加皮

三、阳陵泉(泻)配三阴交(补)—木瓜

四、足三里(灸)配环跳—秦艽

五、环跳(泻)—海桐皮

六、大杼—虎骨(用代用品)

温里类

一、神阙(灸)—附子

二、隐白(补)—干姜

三、关元(灸)—肉桂

四、阴陵泉(灸)配三阴交(灸)—吴茱萸

五、中脘(灸)—高良姜

六、曲泉(灸)—小茴香

开窍类

一、十宣(针出血)配四关—麝香

二、水沟—石菖蒲

安神类

一、大陵(泻)—朱砂

二、心俞(泻)—琥珀

三、复溜(补)配颈百劳—牡蛎

四、涌泉(补)—柏子仁

平肝息风类

一、肝俞(泻)—石决明

二、百会(泻)配太冲(泻)—天麻

三、足临泣(泻)—白蒺藜

理气类

一、中脘(补)配胃俞(灸)—橘皮

二、脾俞—大腹皮

三、天枢(泻)—枳实

四、章门(不补不泻)—香附

五、天枢(灸)—木香

六、俞府(灸)—沉香

理血类

一、隐白(泻)—三七

二、阴陵泉(泻)—白茅根

三、气海(灸)配三阴交(灸)—艾叶

四、曲池(泻)配三阴交(泻)—川芎

五、内关(泻)配阳陵泉—乳香

六、支沟(泻)—红花

七、血海(泻)—延胡索

八、太冲—五灵脂

九、肩井(泻)—牛膝

十、大肠俞(泻)—桃仁

补益类

第一节 补气类

一、神阙(灸)配气海—人参

二、膻中(灸)配隐白(补)—黄芪

三.公孙(补)配三阴交(补)—山药

四、三阴交(补)—白术

五、足三里(补)配三阴交(补)—甘草

第二节 补阳类

一、命门(灸)—鹿茸

二、肾俞(灸)—肉苁蓉

三、腰阳关(补)—锁阳

四、肾俞(补后灸)配阳陵泉—杜仲

五、悬钟(补)配中极(补)—菟丝子

第三节 补血类

一、中极(灸)—熟地黄

二、太冲配肝俞—白芍

三、肝俞(灸)配脾俞(灸)—当归

四、肺俞(灸)—阿胶

五、肝俞(灸)配肾俞(灸)—拘杞子

第四节 补阴类

一、鱼际(泻)配足三里(补)—沙参

二、膏盲(灸)—麦冬

三、大杼—桑寄生

消导类

一、中脘(补)配足三里(泻)—莱菔子

二、三焦俞(泻)—山楂

三、申庭—麦芽

四、痞根(灸)—阿魏

第16章 化痰止咳类

第一节 温化寒痰类

一、中脘(灸)配足三里(灸)—半夏

二、丰隆(泻)配中脘—天南星

三、中府(泻)—桔梗

四、尺泽(泻)—白前

第二节 清化热痰类

一、经渠配风门(泻)—前胡

二、支沟(泻)—瓜蒌

三、云门(泻)配水分(灸)—葶苈子

四、哑门—竹沥

第三节 止咳平喘类

一、肺俞(泻)配气海—杏仁

二、痰喘(灸)—紫苏子

三、中府(泻)配肺俞—紫菀

收涩类

一、肾俞(灸)配申极(灸)—山茱萸

二、尺泽(泻)配太溪(补)—五味子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连翘:为“疮家圣药”。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为治疗黄疸要药。)

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肉桂:为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

牡丹皮: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

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陈皮:为治痰之要药。

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也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香附: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薤白: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吴茱萸: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使君子:为治蛔虫病之佳品;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大蓟: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小蓟:为治血热妄行及疮痈肿毒之要药。

地榆:为治血热出血特别是下焦出血之佳品;为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

三七: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要药。(为伤科要药。)

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能“上行头目”也为治疗头疼要药。

郁金: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虎杖:为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

茜草: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

艾叶: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安胎要药。

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药。

红花: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也是妇产血瘀病症的常用药;并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牛膝:为治疗经产病之要药。

益母草: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

桃仁:为治疗肠燥便秘、肠痈、肺痈之佳品。(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的常用药。)

半夏: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旋覆花: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瓜蒌:为治热痰之胸痹之要药。百部:为治疗新久咳嗽之要药。

川贝母: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

浙贝母: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

杏仁:为治疗咳喘的要药。

代赭石:为重镇降逆要药。

石决明:为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

羚羊角:为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钩藤:为清肝息风止痉之要药。(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天麻: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

麝香:为开窍醒神之良药。(为醒神回苏之要药。)

冰片:开窍回苏之要药。

牛黄:为清热解毒良药。

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

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鹿茸: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人参:大补元气,为救脱要药(为拯危救脱的要药;为补肺的要药;为补脾的要药)。

山药:为平补气阴之佳品。

杜仲: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为治肝肾亏虚胎漏胎动之佳品。

益智仁:为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

蛤蚧:为治肺虚喘咳,肾虚作喘之要药;为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

当归:妇科调经之要药;内科补血之佳品(为补血之圣药,妇科补血调经的要药)。

乌贼骨:为妇科之良药。

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为补肾阴之要药。

阿胶:为补血要药;为止血要药。何首乌: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

五味子: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山茱萸: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为固精止遗的要药;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2022-07-10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07-02 14:49: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涌吐类 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 二、内关(补)—藜芦 泻下类 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 二、丰隆(泻)—火麻仁 三、中脘—巴豆 清热类 第一节 清热泻火类 一、曲泽(针出血)—石膏 二、神门(泻)—栀子 三、上脘(泻)—淡竹叶 四、睛明(泻)—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凉血类...

  • 人体十大补气穴位 脾俞穴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人体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作用:外散脾脏湿热之气 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 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 膻中 归经:任脉 位置:位于胸部,...

  •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

  • 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

  • 丰隆穴的位置:脚外踝的最高点,叫做外踝尖。膝盖前方有两只像眼睛一样的凹陷,叫做膝眼。选择外膝眼的中心点。在外踝尖和外膝眼的中心点,连一条直线段。取这直线段的中点,就是丰隆穴。外踝到外膝眼正好是十六寸,外踝与外膝眼两个连线的中点 位于足外踝上8寸处。每天按压1到3分钟。穴位一般比周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