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是怎么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的?

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自皇甫谧首先提出此说,已为历来所确信不疑,虽近来有人提出质疑,但缺乏有力证据,尚不足以凭信。《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赖王氏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该书原貌。王氏对《伤寒论》的研究亦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抬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一般认为,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八篇,均系王叔和所增,将这些篇章与其所著《脉经》有关诸篇相参,则知此说确有可信之处。在此诸篇尤其是后八篇中,王氏突出研究了仲景治法,将仲景所用汗、吐、下、温、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晋代王叔和

2020-01-02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34: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自皇甫谧首先提出此说,已为历来所确信不疑,虽近来有人提出质疑,但缺乏有力证据,尚不足以凭信。《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赖王氏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 王叔和的主要著作有两部,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整理《伤寒论》:王叔和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整理,使其得以更好地流传后世。这项工作对于中医临床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述《脉经》:王叔和还撰写了《脉经》一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对中医脉学进行了...

  • 首先,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如同中医宝库的一颗明珠。作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再加工,他在战乱中抢救了这部医学经典,将其精华提炼为《伤寒论》,并进一步扩展为《金匮要略》,使得这门医学遗产得以延续,避免了失传的厄运。其次,他的另一部杰作《脉经》更是脉学领域的里程碑。王叔和以其深厚的...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脉经》创作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10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也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脉经》的主要内容 《脉经》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