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什么因主持编绘《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

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扩展资料:
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
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养生的进行较系统论述者。
王叔和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
王叔和在《脉经》这部专著中,首先阐明了脉理,他结合生理、病理及病的征候进行研究,便于临床应用;他改进了脉法,整理了以前医学家有关脉法的论述,肯定了两手寸口部位切脉的方法;他把脉搏的形象和动态分为24种,基本包括了人体血液循环、生理、病理学所具有的各种脉象。
2023-02-11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39: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 晋时期的裴秀因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和提出制图六体而被称为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是魏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绘制的,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制图六体就...

  •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金匮要略》等。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术》及刘徽注。主要成就:圆周率、数学杰作《缀术》、改革闰法、应用“岁差”、...

  •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

  • 四、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汉末三国,祖国医学又有了重要发展,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特别引人注目。 张仲景,名机,南阳涅阳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死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自动好学,博览群书,特好医学,师事同郡名医张伯祖。建安初,军阀混战,扰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