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经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脉经》创作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10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也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脉经》的主要内容
  《脉经》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王叔和利用担任太医令的机会,博览群书,苦心钻研,总结《内经》《难经》以来逮于扁鹊、华佗、仲景等经论要旨,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脉经》十卷,九十七篇,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到临床运用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近世通行的《脉经》刊本,有《中国医学大成》本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本。
2022-07-1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38: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魏晋时期,医学家王叔和整理并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该书创作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10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王叔和总结了《内经》、《难经》以及扁鹊、华佗、仲景等医学家的要旨,并结合古代有关脉学的文献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保存了大量古代中...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脉经》创作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10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也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脉经》的主要内容 《脉经》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

  • 整理《伤寒论》:王叔和作为太医令,深知《伤寒杂病论》的伟大价值,在书简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的情况下,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最终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使其保留至今,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著述《脉经》:王叔和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