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作者

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关于《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的扩展资料: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2023-01-19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07: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A 【答案】A。解析: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至今仍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学习的源泉。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

  • 张仲景,名机,据传曾担任长沙太守,因此人称张长沙。他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大约出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逝世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享年约70岁。自小他便好学深思,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尤其对医学书籍情有独钟。他的同乡何颙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虽然思维精深,但尚未...

  •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以下是关于张仲景及其著作的详细介绍:张仲景的身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地位:该书被奉为中医的经典之作,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伤...

  •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2、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

  • 张仲景,约公元150至219年间的人物,名机,字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作为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不仅广泛收集医方,还撰写了流传千古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