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学中医当从学针灸开始 针灸易学难精,一起从头开始吧

学中医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习针灸开始。这个倪海厦教授在梁冬的节目中也提到过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经络穴位学习后实践太方便了,都无需购买药材。记得还在中医大学读书的时候,每次回老家,都有不少乡亲们过来找我针灸解决一些问题,我只需要带着针包即可,无需其它。当然,对于当时没有把握的疾病,我还是会请他们去医院找我认识的医生,我假期自己去找在当地中医院医生去学习,还认识了不少当地的中医,其中不乏理论实践都相当扎实的。
从本篇开始,我们一点点来认识经络,穴位, 并逐步介绍经络循行以及穴位主治疾病的相关知识,如能系统学完所有内容,即使不能当医生给人看病,自己一些小毛病也能有一些自我调养的手段了。首先,我们先了解下针灸经络的发展吧!
经络穴位目前追溯到的最早的记录就是 《黄帝内经》 了,《黄帝内经》分为两本,一本叫《素问》,讲的是 养生 以及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另一本叫《灵枢》,讲经络穴位以及针灸的一些基础知识,所以《灵枢》也被后人称为是《针经》。《灵枢》共有九卷,八十一篇。成书于战国时期,目前普遍认为其不是一个人写成的,而是众医智慧的合集。就在这短短的八十一篇里,讲了九针以及针刺方法,经络穴位系统,四时诸病的针刺方法,针灸补泻以及脏腑疾病的诊断治疗,如望诊,脉诊等,还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针灸经络的奠基书籍。但是《黄帝内经•灵枢》对于穴位的记载并未完全成形,所载穴位也不全面,直到后世的《针灸甲乙经》出现。
《针灸甲乙经》 是西晋皇普谧所著,从战国带西晋中间经历很多演变,篇幅问题,我们忽略不计,因为《针灸甲乙经》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将前人的认识充分总结,并有了质的飞跃。本书共有12卷,128篇。其中前六卷介绍针灸经络穴位的基础理论,相当于现代的《经络腧穴学》,后六卷则详细介绍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相当于现代的《针灸治疗学》。《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针灸学专著,其内容详尽,甚至将针灸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艾灸的壮数都有了。
此后针灸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发展到唐代,一个叫孙思邈的人出现了,孙思邈虽被称为“药王”,但是他的成就可不止于药 。他在针灸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除了著名的《千金方》以外,还著有《明堂针灸图》,他主张“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是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法取穴的医家,让简易取穴更方便。他提出的“阿是穴”,到现在都是很重要的取穴方法。他第一个提出针灸效验奇穴,在经络之外,找到了许多疾病的效穴。他第一个提出保健灸法,并提出医生要会针灸,针药兼用治疗疾病。孙思邈十三鬼穴相信了解中医的人也都知道,对于古代一些比较邪的疾病,尤其表现在神志,精神方面的,古代人不懂,责之于鬼神,所以有鬼穴之称,但是这不代表它到现代没用了,孙思邈十三鬼穴目前被诸多临床医家用于治疗神志,精神疾病。我宁肯相信他真的活了140岁,要不然如何做出如此多的成就来。
针灸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就是明代的杨继洲,他有一本书叫《针灸大成》 ,也是总结前人针灸经验集大成者,该书共有10卷,记载了明以前的针灸穴位以及前人的针灸论著,还收录有数十篇针灸歌诀,子午流注,五输穴,灵龟八法,十四经络,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以及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以及禁忌症,各家针灸方法及言论,杨继洲本人的针灸医案。还有一本《小儿按摩经》,是最早的小儿推拿学专著,原书丢失,靠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得以流传下来。
以上几本书,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都是各个时代针灸发展的起承转折点,也是学习针灸最推荐的几本书籍。 这就完了吗?不!针灸可是两种治疗,针和灸,本篇我们主要介绍了经络穴位和针刺,灸法还没说呢!篇幅问题,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详细地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相关知识,用张仲景的话来说,“虽不能尽愈诸病”,也能“上疗君亲,下救贫困,中保长生”。
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系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知识,我们下期再会!
2022-08-2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38: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学中医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习针灸开始。这个倪海厦教授在梁冬的节目中也提到过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经络穴位学习后实践太方便了,都无需购买药材。记得还在中医大学读书的时候,每次回老家,都有不少乡亲们过来找我针灸解决一些问题,我只需要带着针包即可,无需其它。当然,对于当时没有把握的...

  • 倪海厦自学中医的顺序口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学《针灸》:这是倪海厦推荐的第一步,因为针灸相对容易学,且能帮助理解十二经络和脏腑之间的关系。再探《神农本草经》:了解药性和药性理论,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倪海厦强调,掌握药性对于成为合格中医至关重要。攻读《黄帝内经》:在有了针灸和药...

  • 倪海厦建议自学中医的顺序如下:第一个是《针灸》。第二个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主要是讲300多种中药材的药理药效,分上中下三品。一般在学习《伤寒》《金匮》之前要先学一遍,不然看到经方的时候会比较茫然,无从下手。第三个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初学...

  • 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了公立三甲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生李松主任,结合倪海厦老师的教学方法,为大家梳理了一套科学的中医学习大纲。这套大纲包括五大中医经典书籍,即《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学习中医,从针灸开始。针灸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如何操作针,更重要的...

  • 新手学中医,倪海厦医师推荐的学习路径是先从《人纪-针灸》开始,接着学习《黄帝内经》,然后是《神农本草经》,紧接着是《伤寒杂病论》(也称《金匮要略》)。这一路径为想要系统学习中医的新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可以让他们在掌握针灸知识后,进一步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再通过学习本草经来了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