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腰痛,脾虚腹泻,心虚失眠,肺虚咳喘,4方对症滋补4个脏腑

虚弱,似乎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存在的问题,说到 养生 ,很多人都把 养生 和滋补对等起来,觉得滋补就是 养生 , 养生 就是滋补。其实滋补只是 养生 的方法之一,而且还有其适应人群,并不是说只要是滋补品对身体就有好处。比如说就气虚来说,就有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和肺气虚的不同, 养生 调理也各有不同,想要滋补方法也不一样!

肾气虚的症状表现,是腰酸背痛。因为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气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腰容易疲惫、无力,酸痛。同时会有精力不济,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失调,白带过多等身体不适。

中医认为,肾为一身之本,内藏人体的元阴元阳,所以肾气虚,全身各个脏腑的功能状态也会低下,所以有上述肾虚症状的人,要及时补肾。滋补肾气,给大家推荐一个名方: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由五种种子组成: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五味子,具有补肾填精,滋补肾气的作用,五味药搭配较为平和,不会过于温燥,也不寒凉,是平补肾气的良方。

在中医理论中,脾是主管人体消化功能的重要脏腑,脾气虚,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容易大便不成型,消化不好,有慢性腹泻,以及食欲不振,腹胀,精神疲惫,四肢无力等症状出现。

中医还认为,脾主摄血,脾气虚就会导致气血容易失去控制,而容易出现出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便血、皮下出血等症状。

脾气虚,最重要的就是健脾益气,其中有一个比较简单、滋补效果又好的名方: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药味简单,药汤不苦,是健脾益气很好的一个调理 养生 治病的方子。

有人说,睡觉是对人体来说最滋补的方式,一觉醒来人的精力、体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恢复,所以睡得好很重要。而睡得好不好,和心气、心神有关。心气虚,就会导致心神失养,容易心神不安而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睡觉后睡得很浅,很容易惊醒。

还会有心里惴惴不安,总是容易心惊、心慌,还会有头晕、健忘等症状出现。

心气虚补心气的方子,养心汤效果就比较好。由黄芪(炙)、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甘草(炙)组成,能够补心益气,安神助眠,收敛止汗,对于心气虚的失眠,汗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肺是主气的一个重要脏腑,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呼吸功能。肺气虚,呼吸功能就会出现异常,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出现咳嗽、气喘、气短,尤其是气短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就是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觉得气不够用的感觉。

同时,肺气虚还会有容易出汗、容易感冒的问题。因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气虚,所以人的肌肤对于外界风寒湿热等邪气的抵御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容易感冒。而且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肺气虚,腠理开合失度,就会容易出汗。

对于肺气虚,需要补肺益气,益气固表,比较经典的方子就是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黄芪、白术可健脾补肺益气,防风可固表、防风、驱邪,三味药可以补足肺气,而且还可以固表祛风,像给身体安了一个屏风一样。

#哆咖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2022-08-0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24: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女人肾虚脾虚的症状主要包括腰疼、乏力精神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以及月经不调等。针对这些症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一、饮食调理 多吃补脾肾的食物:如小米粥、黑豆、黑木耳、核桃、山药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肾功能,改善相关症状。 注意饮食清淡: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

  • 脾虚肾虚可以吃一些健脾补肾的中成药。脾虚和肾虚是中医常见的症状,需要通过药物来调理身体。对于脾虚,可以选择具有健脾作用的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这些药物有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改善脾虚引起的腹泻、乏力等症状的效果。对于肾虚,可以选择具有补肾作用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

  • 脾肾阳虚症型有脾阳虚的症状,也有肾阳虚的症状,脾阳虚以食欲不振、怕冷、水肿、泄泻为主;肾阳虚以腰酸、怕冷、失眠多梦、耳鸣、头疼、头晕、精神不振等为主,脾肾阳虚的人容易患有功能性疾病,比如慢性的腹泻,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阳痿、早泄,不育症等。患者平时在饮食上不要吃生冷、硬...

  • 1、脾虚的症状有:腰疼、乏力精神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过多等。2、小米粥是补脾胃的,黑豆是补肾的,另外还有黑木耳,核桃,山药,脾肾两虚的话,多吃这几种,另外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肉,生活起居方面,早睡早起。

  • 脾阳虚症状则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浮肿、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等。针对脾阳虚,可适当选用附子理中丸,其由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健脾的功效,对于脾阳虚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若同时出现肾阴虚和脾阳虚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因为中成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