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七六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第154条辨: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解释】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之柔软,其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心下痞,按之濡”心下胀满而不痛,用手按压,软软的,病人其脉关上浮者、关上指的是上焦的肺、心脏的地方很热。

这个条辨是讲的从脉诊上面来判断。

关,是中膈,中间,寸,胸阳的位置,这里说的是“脉关上浮者”,意思就是说上焦比较热一点,仅此而已。

大黄黄连泻心汤,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看到心,就把它当成是胃。心下就是胃下。 看到胃,就把它当成肠。为什么会这样?汉朝当时是有什么规矩,或者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要避讳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

一共就两味药,一味大黄,一味黄连,大黄二钱,黄连一钱,把这两味药,不是用来煮,是取它的药气,把大黄和黄连放在杯子里面,用热水冲下去就可以了,就好象泡茶一样。

我们在用中药的时候,不去煮它的时候,只是用来泡茶一样,这是取药的气。如果去煮,那就是取药的味。

大黄和黄连的味都很厚,当我们要药进入血分的时候,我们知道黄连是苦寒的药,同时黄连是解毒的药。当我们需要黄连到血脉里面去解毒的时候,那就要把黄连用来煮,病人吃他味。在这里不是,是象泡茶一样泡来喝,这是取它的气。

病人胃中有热,简单的讲,舌苔是黄的,脉浮上来,就可以用大黄黄连。在临床上面用的就很多了。

有人坐在那里看电视,眼睛突然流血,有的人突然流鼻血出来,牙齿流血,牙龈出血,统统都可以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泡水喝,取它的气,能够降热。

上焦有热,大黄黄连泻心汤就可以把它清掉。简单来讲,就是上焦有出血(眼睛,鼻子,牙龈),大黄,黄连泡水喝是很苦,当病人需要的时候,喝起来就不觉得有多苦。这个药如果是煮来喝,就没有用了,煮来喝的汤药,药性就往下走了。

五官无缘无故出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是上热,胃中太热,胃热上行,我们就用大黄黄连,在临床上伤科出血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大黄黄连泻心汤。2022-06-29
mcxzy 阅读 104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5:00: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论第154条辨: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原文解释】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之柔软,其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心下胀...

  • 1. 大黄和黄连两味药,若制成粉末使用,由于具有清热作用,可在粉末中加入白术以祛湿,再加没药和乳香以收敛伤口,三七粉有助于排脓和活血化瘀,外敷后助于伤口愈合。2. 中药处方的优势在于既能内服也能外敷。大黄和黄连是极为好用的药材。3. 吸烟者舌头常显黄色,早晨起床感到燥热,口干,痰呈黄色...

  • 1. 制成的粉末包含大黄和黄连,具有清热效果。在粉末中加入白术以祛湿,数天后加入没药和乳香以收敛伤口,三七粉有助于排脓和活血化瘀,外敷有助于伤口愈合。2. 中药处方灵活,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大黄和黄连是优秀的药材。3. 吸烟者常见舌黄、晨起燥热、口干、痰黄焦。需寻找戒烟并清痰之法。4. ...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