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是一条奇经,也是一个穴位;医生从归经循行论述两大功效

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一些细小的络脉、孙脉。
十二正经包括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这些经脉中,除了带脉是围着肚脐水平一圈行走外,其他的经脉都是沿着身体长轴循行的。
带脉把循行在腰腹部的经脉给约束、捆绑起来了。
其中有一个穴位叫带脉穴,可以代表带脉。
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与带脉的交点。
带脉穴在侧腹部,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这边说到章门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说一下它的定位。
章门穴是肝经的一个穴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简单一点取穴就是人正坐着,曲肘合腋,肘尖所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带脉穴具有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胁疼痛,子宫脱垂,疝气,腹痛等情况。
带脉就像一个弹性护腰围在腰腹部。是足少阳胆经在胁腰部穴位,亦为带脉的穴位。带脉环身一周,状如束带而得名,有约束上下行经脉作用。
《黄帝内经》中曾说“阳明虚则宗筋从,带脉失引,故足痿不能用也”、“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故带脉穴能起到绑起腰腹的作用,强健腰腹部松弛无力的肌肉,治疗一些腰腹部肌肉无力的疾病,比如腰膝酸软、疝气、腹痛等。可以经常搓揉带脉。

白带等带下多是湿浊重的表现,寒湿带下色白,湿热则带下色黄,甚至有异味。
带脉环束腰部,上下行诸经湿浊沿带脉下而成带。带脉可以调节下行之经脉的湿浊运行。奇经八脉的冲、任、督、带四脉与妇科病关系极为密切。故带脉穴亦可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所以按揉带脉穴可对赤白带下有一定的作用,如果配上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次髎、白环俞、间使等,具有养肝肾、调冲任、和脾胃的作用,是治疗各种慢性妇科病的基础方。

2022-05-2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37: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带脉穴具有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胁疼痛,子宫脱垂,疝气,腹痛等情况。带脉就像一个弹性护腰围在腰腹部。是足少阳胆经在胁腰部穴位,亦为带脉的穴位。带脉环身一周,状如束带而得名,有约束上下行经脉作用。《黄帝内经》中曾说“阳明虚则宗筋从,带脉失引,故足痿不能用也”、“腹满,腰溶溶...

  • 带脉可以是一个穴位的名字叫带脉,另外奇经八脉里边有一条经脉的名字也叫带脉。作为俞血的带脉,在侧腹部位第11肋骨的游离端直下,平着肚脐的位置,这是带脉穴的位置。带脉穴可以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以及赤白带下,这样的妇科疾病,也可以治疗疝气、腰疼以及胁痛,这是作为腧穴的带脉。另外,奇经八脉里面...

  • 中医学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名词——带脉。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其功能在于纵横交错,束络全身。在中医学理论中,带脉被描述为一条环绕人体一周的经络,如同一条带子一般,能够总束诸脉。这种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素问·痿论》中的一段话:“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素问·痿论》中的这段话表明,...

  • 做带脉一般可以起到健肾强腰、调经止带、治疗月经不调等好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带脉属于中医学上的奇经八脉之一,环绕腰腹,似腰带,唯一一条横行经脉,起着约束处经的作用,带脉可以治疗月经不调、赤带白下等妇科疾病。脉穴位于带脉上,也是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是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主要用于...

  • 由于带脉总括着腰以下的脉络,下焦作为奇经汇集之地,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提到,冲、任、督这三条重要的经脉虽然各有其路径,但最终都汇集到带脉,形成一个复杂的经络网络。带脉的主要穴位包括带脉穴、五枢穴和维道穴,左右两侧加起来共有六个穴位,这些穴位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