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寒痰的中药有哪些 寒痰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5 皂荚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皂角,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多入丸散用,亦可入汤剂,1.5-5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忌用。

6 旋覆花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脾,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行气,化痰,降逆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咳喘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煎服,3-9g,包煎。
注意事项:阴虚痨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7 白前 白前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蜜灸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 喘急。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8 猫抓草 猫抓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干燥块根,秋末或早春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煎汤15-30g,单味药可用至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2022-12-2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1:00: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中,温化寒痰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因寒湿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常见的几种温化寒痰药物包括半夏、天南星、白芥子和旋覆花。半夏,性味辛温,虽然有毒性,但它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天南星,性味苦辛温,同样有毒性。它能燥湿化痰...

  • 而在中药中,有很多药物都是有着温化寒痰的作用的,比如说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等。 1、半夏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

  • 1、通宣理肺丸:风寒外感时通常使用通宣理肺类偏温、偏热的中成药,在服用时可以用姜汤、热水送服,起到发散寒邪的作用;2、二陈丸、三子养亲汤:如果是痰湿,可以用二陈丸进行健脾化痰湿治疗,也可合并三子养亲汤进行服用。三子养亲汤中的苏子、芥子、莱菔子均为温燥类药物,可帮助化寒痰;3、...

  • 天南星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即生南星,用姜汁,明矾制过用,为制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

  • 化痰止咳中药: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