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内关胃心胸歌诀

“公孙内关胃心胸”是一个中医穴位歌诀,指的是公孙和内关两个穴位与胃、心、胸部位相关。具体内容如下:
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治疗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脾胃病症。
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可治疗心悸、失眠、胸闷、胸痛等心胸病症。
“公孙内关胃心胸”歌诀的含义是,刺激公孙和内关两个穴位,能够缓解胃部不适、心悸、胸闷等症状。2023-08-16
简单总结
公孙内关胃心胸
临泣外关目锐逢
后溪申脉内眦颈
列缺照海膈喉咙
两穴配合扎针效果更好!2022-03-18
此篇来源于明代 刘纯>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通于四肢,交汇于正经的穴位,共计八个双穴,这八个穴位有四个再上肢的手腕附近,有四个在足踝以下,上下配合,两穴位一组,同时使用.也称八脉交会配穴法.
这几句话其实就是 四组配穴 及其主治 .比如说 ,内关 公孙 主治心 胸少腹胃肠等病症;足临泣 外关主治目外眦,耳后,肩部,面颊 肝胆部病症;后溪 申脉主治 目内眦 颈项耳肩脊中小肠膀胱等疾病;列缺照海主治肺系喉咙胸膈等病症;这是因为阴维脉通于内关,冲脉通于公孙这两脉合于心胸胃所以就治疗心胸胃的疾病;任脉通于列缺阴跷脉通于照海任脉阴跷脉合于肺系 咽喉 胸膈 所以就治疗 肺系 咽喉胸膈等病 ;余此类推.2020-05-11
mcxzy 阅读 7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45: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奇经八脉口诀是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口诀包括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八个穴位。奇经八脉口诀 奇经八脉属于人体经络走向的其中一个类别,是督脉、任脉、冲...

  • 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心包——内关——阴维——同上)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申脉阳跷络亦通。(膀胱——申脉——阳跷——同上)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

  • 奇经八脉的口诀为: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这句口诀涵盖了以下八个穴位及其对应的奇经八脉:公孙:对应冲脉,与胃和心胸有关。内关:对应阴维脉,具有调和阴经气血的作用,其效用下达...

  •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八脉交会穴分类: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 : 合于心、胃、胸 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

  • 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作用: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