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足阳明、任脉之会。”《通玄指要赋》:“头项强,承浆可保。”《百症赋》:“承浆泻牙疼而即停。”《聚英》:“若一向灸,恐足阳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宣,其病立愈。”
2016-05-14
2016-05-14
《甲乙经》:“足阳明、任脉之会。”《通玄指要赋》:“头项强,承浆可保。”《百症赋》:“承浆泻牙疼而即停。”《聚英》:“若一向灸,恐足阳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宣,其病立愈。”
进一步的医学文献中,晋代的皇甫谧在其著作《针灸甲乙经》中详细描述了承浆这一穴位。在卷三中,皇甫谧指出,承浆穴的另一个名字是天池,其位置在颐前唇之下,是足阳明和任脉的交汇点。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承浆不仅是一个解剖学上的位置,更是一个具有特殊医学意义的穴位,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依...
承浆穴主治口、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狂[9]。 承浆穴主治口眼斜,口噤不开,流涎,唇紧,齿痛,齿衄,齿龈肿痛,口舌生疮,面肿;暴喑,癫痫,消渴,半身不遂,脐下冷痛,疝瘕痃癖,小便不禁,小儿遗尿[7]。 承浆穴主治口眼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以及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等[2]。 口歪,唇紧,齿痛...
阴阳交换处,火内开白莲。人体的任督二脉。督脉会诸阳,止于龈交穴,就是门牙缝儿那块,任脉为阴脉之海,止于承浆穴,就是孙俪那颗痣。阴阳交换处,指的是不断搅动舌头的时候,口水产生 舌头舔上颚,哪里不舒服就观想在舔那个器官,然后吞下津液,观想津液一直到达下丹田处。肾表于发而吞津可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