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则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二则部分原文及译文: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原文:“故阴阳四时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译文:“所以阴阳四时,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万物的纲领,是生长和死亡的本源,也是神明变化的府库。治病时必须追究这个根本。”
解释:这一段强调了阴阳四时的重要性,它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对所有生物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医中,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疾病需要寻求阴阳平衡。

2、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原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译文:“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精气,食物进入胃中,再传到肺中,五脏六腑都能接受气。其中清纯的部分为营气,浊重的部分为卫气。”
解释:这一段描述了人体如何从食物中吸收精气,并将之转化为营气和卫气。营气和卫气是人体内的两种重要能量,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黄帝内经》的背景: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学典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医学著作。这部经典作品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书中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学术著作。
具体来说,《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广博,除了医学理论之外,还涉及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等多个领域。因此,这部巨著对于研究传统中医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023-11-23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36: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二则部分原文及译文: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原文:“故阴阳四时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译文:“所以阴阳四时,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万物的纲领,是生长和死亡的本源,也是神明变化的府库。治病时必须追究这个根本。”...

  •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如下:1、原文: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译文:邪气的产生,有的是由于阴阳之精气,从皮毛或孔窍侵入人体而发生的。如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是从皮毛侵入人体而发病的。有的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

  • 1、故阴阳四时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解释:1、这一段阐述了阴阳四时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维系万物的基本原则,是万物变化的根源,是生命和死亡的开端...

  • 黄帝内经原文:道法自然,形神合一。阴阳平衡,万物生长。天人合一,人体和谐。脏腑相通,经络畅通。译文及解释:黄帝内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的生活方式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法则。在人体内部,“形神合一”指的是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两者相互关联...

  • 黄帝内经原文如下: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