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神庭简介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详见百科词条:神庭 [ 最后修订于2018/5/5 17:39:04 共25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16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46: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

  • 神指神灵,堂即殿堂,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与心俞平列,如心神所居之殿堂,故名神堂[1]。神堂穴主治胸背、心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腹胀,善噫,咳嗽,气喘,背痛,心痛,心悸,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现又多用神堂穴治疗心脏病,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哮喘,背肌痉挛,肩臂疼痛,心绞痛...

  • 补充:上星穴、神庭穴、五处穴、眉冲穴、曲差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本神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耳和髎穴、上关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球 *** 、听会穴、颧髎穴、巨髎穴、地仓穴、承浆穴、兑端穴、素髎穴、鼻通、(龈交穴、上迎香穴)。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任脉、足太阳膀...

  • 标准定位:本神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5]。 本神穴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或于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穴。正坐仰靠取之[1]。 本神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旁开3寸处;或于神庭穴与头...

  • 正坐仰靠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6]。快速取穴: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五处穴[7]。4.7 五处穴穴位解剖 五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4....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