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调理脾虚

脾虚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物理治疗来进行调理,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来进行调理。
1、饮食调理:脾虚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吃一些偏温性的食物,如山药、地瓜等。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吃寒凉、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生活调理: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改善熬夜、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还要多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到冷风刺激。此外平时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3、物理治疗:比如针灸、推拿,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对足三里、脾俞、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或者沿胃经和脾经的循行进行按摩,也可以点按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对调理脾虚有一定的帮助;
4、口服药物:若患者脾虚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口服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健脾益中的药物进行调理。具体服用哪种药物,需要在专业中医辨证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2022-10-17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6.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7.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8.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9.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10.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2018-06-1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16: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脾虚问题严重时,医生可能会推荐健脾中药或中成药。这类药物见效快,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因此,选择药疗时,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谨慎决定,确保安全有效。小儿推拿:专业手法助力健康 小儿推拿通过专业手法按摩特定穴位,达到健脾的效果。这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关键在于专业人士的准确操作。非专...

  • 饮食调理:多吃糯米:糯米具有补脾的功效,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改善脾虚症状。多食大红枣:大红枣也是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以调理脾虚。做红薯小米粥:红薯和小米都具有补脾的作用,将它们煮成粥食用,有助于脾虚的调理。每隔几天吃山药:山药同样具有补脾的效果,定期食用山药有助于改善脾虚状况。调整情...

  • 脾虚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是健康的基础。多吃一些养脾胃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搭配,避免过多摄入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规律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脾胃负担。2. 体...

  • 脾虚的调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生活习惯的调整。平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如果有脾虚泄泻的情况,可以外用脐贴或者艾灸治疗适当的增加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既可以增强体质,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脾虚的治疗。第二方面,脾虚可以服用来调理。常见的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

  • 脾虚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其成因多样,但主要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无节制、暴饮暴食或偏爱生冷食物等。面对脾虚,我们该如何进行调养呢?首先,调整生活习惯是关键。晚上应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在十二点前入睡,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自然恢复。同时,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避免给脾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