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犯胃 按哪个穴位

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是因为肝气太过克制脾土,导致胃脘部饱闷不适或胀满疼痛,吃完东西后病情加重,痛无定处,常伴有气频繁,放屁后感觉舒服。这时我们可以选肝俞穴、梁丘穴、阳陵泉穴、太冲穴进行按摩。

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的功效。此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俯卧,在第9胸椎棘 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此穴在小腿的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成90°,在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能看到一个凹陷,阳陵泉穴即在此处。

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

以上穴位搭配互用,有很好的舒肝健脾之功效,可在每天分别对每个穴位进行按摩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敷脐法也可缓解此类型胃炎引起的胃痛:取川楝子、元胡、香附各6克,沉香3克,共捣成末,再用适量的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边用纱布固定住。每天换药1次。

由于饮食因素在慢性胃炎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平时在饮食上,我们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宜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注意饮食卫生;少饮烈酒及浓茶。2013-05-22
中医超级宝典-针灸学50--胃痛

2021-02-17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0 00:1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巨阙穴主要治疗胃部疾病。由于其位于上腹部,靠近膈肌,与肝胃相应,因此能够和中降逆、理气止痛。常见病症包括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反胃、吐逆不食、腹胀、胃痉挛和膈肌痉挛等。此外,巨阙穴还能宽胸利膈,治疗呃逆、噎膈等症状。4. 巨阙配穴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疾病,巨阙穴可以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提高...

  • 远部选穴,指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胃痛在腹部,而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属于远部取穴。辨证选穴,指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肝气犯胃型胃痛取太冲穴泻肝胆实...

  • 这时候用艾灸方式可以温胃散寒,通络止疼,在艾灸时主要选择腹部穴位中脘、建里、关元、气海、天枢等穴位治疗,也可以配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如果方便也可以艾灸背部的脾俞、胃俞通过艾灸,温胃散寒止疼。

  •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肝经最常用的穴位,位于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趾头之间结合部往上的凹陷处,可进行针刺和按摩。太冲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如下:1、疏泄肝气:治疗所有与肝郁气滞有关的疾病,比如中风、癫痫、抑郁症、焦虑症;2、治疗头面部疾病: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口歪、眼斜等;...

  • 针对不同的病症,梁门穴需搭配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例如,寒邪入胃时,可搭配脘穴和胃俞穴;饮食停滞时,可搭配梁门穴和下脘穴;肝气犯胃时,需搭配太冲穴和期门穴;气滞血淤时,可搭配膈俞穴和三阴交穴;脾胃虚寒时,则需搭配脾俞穴、胃俞穴和关元穴;而胃阴不足时,则需搭配三阴交穴和内庭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