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有哪些穴位一?

子宫穴子宫穴一、取穴定位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取穴】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二、功效主治  【功用】调经止带,升提下陷。  【主治病症】阴挺,崩漏,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三、刺灸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四、临床运用  【月经后期】  主穴气海三阴交  配穴寒实者,配子宫、天枢、地机;虚寒者,配命门、腰阳关、关元、归来。  方义气海为任脉经穴,可益气温阳,调一身之阳气,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经之经气,从而和血调经。  【实证不孕】  主穴归来子宫膈俞丰隆  配穴肝气郁结者,配肝俞、太冲;瘀滞胞宫者,配地机、血海。  方义归来、子宫化瘀以通胞络;膈俞为血会,可行气活血;丰隆化痰去浊。  【阴挺】  主穴百会气海维道子宫  配穴脾气虚陷者,配足三里、气海;肾阳亏虚者,配关元、大赫、照海;湿热下注者,配脾俞、阴陵泉、蠡沟。  方义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穴位,可振奋阳气,升阳举陷;气海为任脉穴,能益气固胞;维道为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可加强维系带脉,固摄胞宫之功;子宫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的经验穴。2013-10-1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58: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膻中穴位于胸部,是任脉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两乳头之间的正中线上。2. 该穴位被称为“气会膻中”,常用于缓解胸闷、宽胸理气,对心肺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 膻中穴下方是胸骨,因此操作该穴位相对安全。按摩膻中穴可以缓解胸腹部的疼痛,如胸闷,并对咳嗽、气喘和呃逆有缓解作用,同时也...

  • 一、气海穴 气海穴又名脖胦,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二、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是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三、巨阙穴 巨阙穴位于上腹部,...

  • 【快速取穴】乳头正下,第五肋间隙。【手法】用中指指端 根20~50次,叫做 根。【功效】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降逆止呕,主治胸闷,咳嗽,痰鸣等。按照上面的按摩手法,给宝宝按揉膻中,对于久咳引起的气喘,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精准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快速取穴...

  • 1. 中府穴: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此穴是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2.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处。此穴是心包募穴,常用于缓解心胸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3. 鸠尾穴:位于上腹部剑突下凹陷...

  • 1. 分布特点:募穴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如肺经的募穴中府位于胸骨中线上等。这些穴位所处的位置与其对应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2. 功能特点: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的特定部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当脏腑出现病变时,其对应的募穴可能出现疼痛、敏感或压痛点等反应。3. 临床应用:在针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