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脾阳虚,而脾阳虚一定是肾阳

脾肾阳虚是相互关联的,肾阳虚久不治可导致脾阳虚。
脾阳虚,运化失职,故腹胀少食;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肢,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
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候。床表现: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男性易阳痿早泄,妇女易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指导意见:
脾肾阳虚本可相互转化,根据您所描述之症状判断主要考虑脾阳虚,但在补脾的同时仍需合用补肾之药。推荐方药:小建中汤肾气丸。2017-05-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2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阳虚的表现包括腹痛且喜温喜按,进食减少,大便稀薄,畏寒肢冷,腹胀,浮肿,小便短少,带下清稀等。脾阳虚主要因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或久病伤脾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气血不足,寒气凝滞,导致上述症状。脾阳虚的调理 脾阳虚的调理需综合饮食、药物及针灸等方法。饮食上应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多吃干姜、...

  • 脾阳虚,运化失职,故腹胀少食;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肢,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候。床表现:...

  • 面色苍白或者萎黄,没有光泽。口淡无味,不渴,甚或有黏腻感。小便量不多,色清。大便次数增加,基本不成形,多为稀溏便,甚至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女性多伴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没有异味。脾阳虚严重者,会出现下肢肿胀,舌质淡黯,舌体较胖大,且舌边有齿痕,舌苔发白,水滑。综上所述,当出现...

  • 本题主要考查脾病主要证候。脾阳虚证,临床表现常见在脾失健运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等症,并见脉沉迟而舌淡苔白。一般以脾运失健的基础上伴有寒象为辨证要点。

  • 脾阳虚,如同冬季里的阳气不足,它在身体上表现出了微妙但不容忽视的症状:首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食欲不振,甚至对食物感到厌倦(厌食)。腹部经常出现胀满不适,持续的腹痛伴随着触感上的温压痛(腹胀、持续腹痛、感温压痛)。身体对外界的温度变化异常敏感,总是感觉寒冷(恶寒),手脚冰凉(四肢不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