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中药熬药临床上有多种的药材,熬制时间如下:
1、补益药,如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或八珍汤,要熬时间长,武火煮开以后用文火慢慢的熬,要熬1小时左右,味道出来再饮用。尤其是现在的膏方,膏方补药要熬24-48小时,熬几天几夜也有,才提炼出膏汁,才提炼出营养,成分才浓缩出来,才能提炼出膏方,熬的时间就比较长,疗效、作用才好,药性才达到效果;
2、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还有小柴胡汤,治疗感冒解表的药,熬的时间比较短,用大火煮开,用文火煮半个小时左右即可;
3、温补药就是滋补的药,熬的时间就相对久,像膏方要熬两天两夜都熬不出来,甚至熬龟苓膏、阿胶膏、八珍膏、十补汤膏,都是要长期煎熬。
此外,后下的药要煮开,倒药之前的5分钟左右放下去,像薄荷、木香、香附、砂仁能挥发的后下,整个药要煮好了,提前5分钟放即可;先煎的药像龙骨、牡蛎、穿山甲,还有比较难熬的中药,要提前熬半个钟头,甚至1个钟头才能再放其它药进去熬。所以中医中药的熬要讲究方法,要注意这方面的操作,否则就会失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熬中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中药买回来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到菜市场上去买一个炖中红的药吊子,一定要用陶瓷的,因为陶瓷的化学成份稳定,不容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能保证药效。禁用铝制品,特别像是高压锅一类。
药吊子买回来后,洗干净就可以用来炖中药了。在炖中药前一定要记得最好要浸泡一会,一般大约20分钟就行了。如果有骨头和贝壳类的在中药一定要先行炖50分钟左右,然后再加入中草药类的药。
炖中药一般加三碗水(中医上讲碗,在古代讲这个便于群众回家好操作)。炖成功后一般会倒出一碗的药汁,水太多炖出来的药汁太多,吃起来太苦,这个亲们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炖中药一定要记得用小火(要是煤气灶的话,直接打到最小火就行了)烧开后还要炖30--40分钟最好。一般煤气灶打到最小火的时候,慢慢的烧开,是不会溢出来的。这样在炖中药时也不用老是在面前看着了。
一包中药一般炖两到三次,分早晚服用就行了。第二次炖的时候加一碗半水炖成一碗水就行了,小火烧开后炖20分钟就差不多了。要是炖三次话,第三次也只要加一碗半水就行了,烧开后再炖20分钟基本上就只剩下一碗水了。倒中药时一定要用一个滤网,这样可以过滤草药。
中药炖好后倒入一碗,等到能一口喝时一次性,大口大口的喝完,这样可以降低苦味,要不就感觉太苦了。最好是能准备一点零食在旁边,这样把药喝完后能及时吃一点,把嘴里的苦味改一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
2022-05-19
mcxzy 阅读 6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9:34: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3. 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14. 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

  • 1、正常情况下中药一般是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就可以。目前一副中药一般熬三次,第一次需要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左右,第二次和第三次,一般水开后熬十分钟就可以。2、但是像一些有毒的药物,如附子等需要先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从而达到去除附子的毒性。像一些解表的药物如防风、荆芥、双花等药...

  • 1. 中药熬制时间 1.1 对于治疗急性热病、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宣解表药物,头煎应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1.2 对于治疗常见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

  • 中药一般熬的时间:滋补类药物需要煮沸后再小火煎煮30-60分钟左右。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煎煮10-15分钟。其余类型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熬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煎药的火候: - 先用武火快速煮沸,然后再用文火慢炖。 - 发汗解表的药煎煮时间要短,补虚的药煎煮时间要长。- 二、器皿: ...

  • 一服中药的熬制次数:对于以花、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中草药,通常一服药熬两次即可发挥药效。一般煎煮前可以泡20—30分钟,有利于有效成分析出。一煎时间通常在30分钟左右,二煎时间通常在20分钟左右。如果药物量过多,或者药物质地较密,如磁石、寒水石等矿物质,可以熬三次后混合药液,三煎时间通常...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