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病证;2. 腹痛,腹泻;3. 小便不利,水肿;4. 睾丸肿痛,疝气;5. 膝、股、腘内侧痛。
2016-05-31
2016-05-31
交信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主要治疗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崩漏、阴痒、带下等妇科疾病。另外,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泻痢赤白、便秘、排尿困难、水肿、睾丸肿胀和疼痛、疝气,还可以治疗膝盖以及大腿内侧疼痛。
交信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两寸,复溜穴前0.5寸,在胫骨内侧缘的后方。交信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具有益肾调经、调理二便的作用,临床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闭经、崩漏、阴痒、阴挺等妇科病,还有腹痛、腹泻、泄泻、泻痢赤白、大便难、小便不利、水肿、睾丸肿痛、疝气,及膝、股、腘内侧痛,现...
交信穴有通肠腑、理下焦的作用。交信系阴跷脉之郄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阴挺,泄泻,便秘,睾丸肿痛,或痛有定期,及季节有关之症,均可取此。主治病症 1、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睾丸炎;3、消化系...
交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束干和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闭经,泄泻,便秘,痢疾,疝气,睾丸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
交信穴的解剖结构复杂,包含趾长屈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以及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本干。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赋予交信穴独特的生理功能和治疗价值。在进行针灸、按摩等操作时,需要考虑这些解剖结构,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交信穴作为阴跷脉的郄穴,其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