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的几大误区!千万别补错了亲小心越补越虚!

补肾五大常见误区:小心越补越虚!1:不管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要补。西医适合多种体质的人,而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类型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市面上大部分产品都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说,吃了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或者加重病情。即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人人都适合。误区二:肾虚是男人的专利。男性通常更注重补肾。其实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可能会有。中医认为,虚的本质是衰老。长期受肾损伤的“肾虚”人群衰老速度更快。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肾虚多见于老年人。说了这么多,我明白了:肾是先天的,肾虚的人生理年龄增长快,更年期症状出现早。“肾虚”的女性会提早表现出闭经、 低下、易怒、焦虑、偏执等更年期症状。误区三:黑眼圈是肾虚的表现。很多文章都说黑眼圈是肾虚的表现。其实单纯的黑眼圈并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眼皮)及其周围组织很薄。比如疲劳失眠后,眼睑长时间收缩,会造成结缔组织血管充血,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所以黑眼圈。没必要担惊受怕,吃黑眼圈补药。只要心情好,多做运动,睡眠充足,黑眼圈会在35天或12周后消失。误区四:耳鸣是“肾虚”引起的肾始于耳,肾与耳有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不管什么原因经常从肾论治耳鸣,总是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效果只有11/2。耳虽为肾之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只怪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四脏论治。中医认为,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密切相关,并不仅限于肾脏。所以离不开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5:把肾虚和肾衰竭混为一谈。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是中医的说法,基本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通过视、听、问、切四诊来区分的。肾炎和肾衰竭是西医的诊断,需要做客观的尿检。只有发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才能确诊,所以不能划等号。当然,它们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交叉关联的,也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一定有肾炎,没有肾虚症状的人不一定有肾炎。2023-06-14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06: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误区四:耳鸣是“肾虚”

  • 误区之二:追求快速效果。一些人急于求成,盲目追求快、猛、热的效果,忽视了补肾的长期性和温和性。误区之三:过度取用体内精血。短期内大量支取体内精血,导致健康受损。误区之四:滥用激素类补品。大量服用含激素类的补品虽可带来短期效果,但长期而言,激素的副作用巨大,不仅难以解决肾亏问题,还会带来...

  • 误区2:肾虚才会腰痛 腰痛与肾虚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肾主骨,肾虚可致骨质疏松和腰痛,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然而,腰肌劳损、风寒湿邪、湿热、气滞血瘀等也是腰痛的重要成因。因此,腰痛需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为肾虚。误区3:阳痿等于肾虚 尽管阳痿与“肾虚”有一定关联,但并非所有阳痿都由...

  • 2、补肾不等于壮阳 很多人都认为补肾壮阳是一个概念,肾虚即要壮阳补性,因此常常借助壮阳药物来补肾,事实上这样做只会单纯刺激性器官,并且长期服用壮阳药是没有好处的。常服壮阳药会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导致性腺萎缩,严重的会影响精子质量;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药物依赖,造成生殖器官损伤,完全丧失性...

  • 补肾误区1:补肾药都差不多 中医把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不同类型的肾虚必须使用不同的配方治疗。有些肾虚者表现为肾阳虚,5大症状是神疲倦怠、腰背酸痛、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而有的人表现为肾阴虚,典型症状是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如果阴虚阳补,阳虚阴补,不仅达不到效果,越补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