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告诉你,怎样吃饭是对的

正文:食饮有节是许多古代人之所以长寿的原因,“食”就是食物,“饮”就是饮水,这四个字就是说吃饭喝水,都得有节制。

一个人碰到好吃好喝的,大部分人都想要多吃多喝,但这种吃法或是这种心理,其实就是放纵你的欲望,就像男人见了美女一样,想要还想多要。只是这种欲望如果不控制,那就会吃撑喝撑,甚至就像电影中发生的事情,一个人长时间没吃东西突然看到吃的,如果不加以控制的吃,甚至会撑死的。

道家有种理论叫取中,儒家有种叫中庸,就是说不提倡不加以控制的纵欲,这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因此有节欲这一说法。

按时吃饭,这是健康的人。健康的人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在胃经时也就是早晨七点到九点,会觉得饿,觉得饥,此时正好吃早餐。但饥和饿也不一样,饥是胃肠空了,饿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想吃东西了。到了中午,也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我们会觉的饥饿,要吃午饭;到了晚上七点到九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饿。这其实就是健康人的表现,所以健康人会按点吃饭。

那么真正健康的人会按时按点吃饭,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现在好像有句话很有名,很多人说不吃早饭有害健康,会得胆结石等等,问这个问题的人却没想到是不是要问问那个人,早晨七点到九点,你饥不饥,饿不饿,很多人头天晚上吃撑了或者睡得晚了,第二天早晨起来胃还是涨的,而且一刷牙就忍不住要干呕,而这会如果再吃早餐,这不是帮人而是害人,因为他吃下去的饭没消化。

食饮有节就是要告诉人们,要顺应自身生物钟的变化,观察自己的饥饿程度。根据自身情况,既不会吃饭吃到快撑到嗓子眼,也不会饿着自己。

人们常说吃饭要到七八分饱,为什么只要七八分饱?因为胃是有弹性的,年轻的时候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都能很快消化掉。岁数大了后,胃气弱了或弹性减轻了,你一下塞进那么多东西,它就蠕动差了。这时候就会出现什么?吃完东西不消化,就像心口窝哪儿像堵了个东西,下不去。2022-07-17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09: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可能无法按时感到饥饿或饿感。例如,如果前一天晚上吃得过多或睡得过晚,第二天早晨胃部可能仍然感到胀满,此时再进食早餐可能会对胃造成负担。6. 食饮有节的真正意义在于顺应身体的生物钟和饥饿程度。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食,既不要过度饱食,也不要饿着自己。7. 七八...

  • 因为他吃下去的饭没消化。食饮有节就是要告诉人们,要顺应自身生物钟的变化,观察自己的饥饿程度。根据自身情况,既不会吃饭吃到快撑到嗓子眼,也不会饿着自己。人们常说吃饭要到七八分饱,为什么只要七八分饱?因为胃是有弹性的,年轻的时候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都能很快消化掉。岁数大了后,胃气...

  • 《黄帝内经》提出的饮食配伍原则告诉我们,吃饭要以五谷为主食,这样才能保养生命,然后再适当吃一些肉类、蔬菜及水果作为辅助补充必要的营养,做到均衡饮食。切不可暴饮暴食或饮食偏嗜(只吃一种味道如甜的或只吃一种食物),因为“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吃多了就伤身体了。记住之前曾大夫讲过的:你...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说,顺应自然可得养生之道。人应该按季节变化来变化口味,春天吃辛辣,助生发之气,养肝;夏天吃咸,就是可以多吃点海味,补充盐分,养心;秋天吃些应季的酸性水果,有收敛生津作用,养肺;冬天吃点炙烤,让身体暖和,养肾。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阳就不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

  • ”因此,应做到饮食要有节制,吃饭时间要固定,不要过饥过饱,定时定量,生活规律,这样才能保证脾胃的正常运化,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充足。1.3 寒热适中——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除了“谨和五味”,对于食物的冷热对身体的影响《内经》也做了具体的论述。如《灵枢·师传篇》告诫人们“食饮者,热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