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证

麻黄汤概述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主证:这一条的八个症状,一归纳为麻黄八证。就是这八个症状是麻黄汤常常要面对到的主证。麻黄汤证,头痛是麻黄汤证可以有的症状,但不一定会有,有可能会发烧,但也不是一定会发烧;这里痛那里痛,在麻黄汤的发生机率也是蛮高的,也没有到绝对会发生;“恶风,无汗而喘”,的症状是很重要的。喘,鼻塞,用嘴巴呼吸,脉浮紧,而无汗,而恶寒——是伤寒。象麻黄汤,大青龙汤方剂的症状,往往是身体比较强壮的人比较容易得。不然的话就是直接中寒得落汗不止的桂枝附子汤证了。葛根汤证桂枝汤证都不需要有酸疼,或者是它的酸疼可能都是,好像运动过后那种酸疼,就是淡淡的,觉得人倦倦的;麻黄汤证的酸疼就是腰酸背痛,风湿痛那种感觉了。麻黄汤证的时候啊,它的湿气就不太会有,摸起来就比较干干的。

        桂枝汤证手伸到我背后就会发现有湿热的感觉,有点汗,有一点湿气出来。桂枝汤证的恶风它的感觉会像,就是你吹到风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不喜欢;而麻黄汤证的这个恶风的感觉他吹到风当然不喜欢,但是最主要的感觉是:这个人他的身体感会觉得发冷。“脉浮紧,无汗”,这个比较是麻黄汤证的绝对。

麻黄汤解构:

1. 麻黄3两,桂枝2两,杏仁70个,甘草1两。2. 麻黄汤证来讲的话还不太需要用到姜枣,而且,在这样的症状上面,其实姜真的不太需要用,因为寒邪的那个凝聚的能量比较2022-06-15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2: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第35条揭示了麻黄汤的独特地位与应用。作为太阳病两大证型之一的代表,麻黄汤的出现标志着对太阳伤寒症候的全面理解。不同于桂枝汤侧重于太阳中风,麻黄汤对于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且伴有喘息的病人,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麻黄汤的配方精炼,麻黄三...

  • 从病机特点来看,麻黄汤证强调外邪侵犯人体,治疗重点在于祛邪;而桂枝汤证则不仅考虑外邪侵犯体表,还关注体表失去平衡、营卫不和的情况,治疗需兼顾祛邪与调正。在临床表现上,麻黄汤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而桂枝汤证则表现为恶风发热、有汗。此外,两者在脉象上也有差异,麻黄汤证脉浮紧,桂枝汤证...

  • 【答案】:E 麻黄汤乃张仲景《伤寒论》经方之一,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其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 麻黄汤证这个病邪是比较主阴的,比较凝聚在血分居多,所以桂枝汤不会有喷鼻血的事情,而麻黄汤证会流鼻血。桂枝汤证:脉浮缓,有汗,恶风,是中风。风邪这个勾芒之气,进来就是散乱的像是水波一样,扩张弥漫在皮肤表面,钻得不深,风为阳邪。桂枝汤的风气是淡淡的,没有办法对身体造成那么大的阻...

  •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太阳表实证,即麻黄汤证。通过一剂麻黄汤,患者能够迅速出汗,解除表证,邪退而体安。相比之下,西药治疗此病的方法则显得不那么明确。根据我个人的了解,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一些掌握一些医学知识的朋友可能会自行服用一些解热镇疼药物,如扑热息疼等,以缓解症状。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