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是什么意思

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相关的记载。《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等,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温病学未能摆脱伏寒化温和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

金代刘河间倡导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创“寒凉派”。明代,王履进一步把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吴又可认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创立。
清代,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温病学说推向成熟。

卫气营血辨证由叶天士创立,将温病病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气分证为温邪由表入里,邪势炽盛;营、血分证是邪热深入,阴血耗损、心神受伤的危重阶段。
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对现代医学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022-12-0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6:08: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病是一种中医概念,指的是多种温热性质的疾病,多由外邪内传引起的体内火热炽盛所致。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等。这些病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由外感温热病邪所致疾病的一种表现。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更容易受到温病病菌的侵袭,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温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方面,外部环...

  • 温病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疾病范畴,它是指由外邪入侵,邪气凝聚于体内,引起身体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温病与寒病相对应,都是由外邪引起的,但其特点不同。温病主要表现为热象明显,如发热、口渴、烦燥等,且病程较长;而寒病则以寒象突出,如身冷、喜热、畏寒等,病程相对较短。温病又可分为外感温...

  • 温病就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系列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为温热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主要表现是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同时也具有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温病范围比较广,一般的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比如风温、春温、署温、湿温、...

  • 1、光遇病恋:指太喜欢游戏《光遇》而导致的沉迷和无法自拔的现象,病恋:指由于对某个人、事物或概念的痴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2、陪玩病:指因为长时间对游戏陪伴者过度依赖而导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温病:指因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痴迷而导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3、疯病:是一种医学术语,指各种精神障碍...

  • 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气分证为温邪由表入里,邪势炽盛;营、血分证是邪热深入,阴血耗损、心神受伤的危重阶段。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对现代医学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