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脾胃、脾肺、脾肾、心脾、肝脾等病变相互影响为多见。

  1. 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可影响及胃,使胃气呆滞,进而宿食、水湿内聚,而见纳化、呆滞、脘闷,或食后腹胀等症。

  2. 脾病则后天水谷精微转输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血亏,久必导致肾虚,可见精神困倦,少气懒言,腰膝痠痛,便溏泄泻等症。脾肾阳虚,蒸腾气化无力,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则水湿不化,泛溢于肌腠,而为水肿。

  3. 脾病,水湿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痰饮,痰浊上犯阻肺,肺失宣肃,则可见咳考试,大网站收集嗽痰多、脘腹胀闷。脾虚及肺,脾肺两虚,则可见气短、喘促、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等症。

  4. 脾病则中焦失运,肝气疏泄受碍,肝脾不和,则可见胁胀脘闷、腹胀纳呆。中焦湿热壅盛,阻遏胆汁排泄,胆液逆流入血,泛于肌肤,则可发为黄疸。

  5. 心脾血虚,见前。2023-01-2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31: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基础理论:脾在体为肌肉四肢,就是说脾管的是肌肉四肢,那么脾一旦病变,四肢自然也会出问题了。具体原因:脾主运化(你可以理解为消化),一旦病变,则运化无力,营养物质难以吸收,这样四肢得不到营养,自然就“不用”了。

  • [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选项: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脾病及心 答案: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题库 关闭本页 正保医学教育网 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_长北 A、肾病及脾 B、肾病及肝 C、肾病及肺 D、肾病及心 E、以上都不...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生清 主统血 脾有升清的作用:他的功能就是吧水谷精微 上升至心脏 化赤为血液 主统血:脾有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 不让血液外流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说 胃气降则和 脾气升则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米饭767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242个赞...

  • 就是生了脾病的时候,脸上的颜色可能是黄的,也可能是黑的,青的,客色是当时脸上的颜色,是变化的。因为脸色黄白青黑红对应各脏器,五行相生相克,所以就会有顺逆,这个顺逆是按照客色与主色的关系解释的,具体关系参考原文。所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因为,问题和答案都在原文,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的。

  • 脾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人体遭受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感染时,人体中对抗这些有害因素的主要细胞大部分是在脾脏中发育成熟的。其次,脾脏中有大量的血窦,储存了大量的血液,当人出现车祸或者严重创伤等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储存的血液释放进循环系统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