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五味决定五脏安康

所谓五味,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中医认为,味道不同,其营养价值和属性也会有所不同。《素问》“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说的就是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分别成为各个器官的营养来源。
酸味食物——养肝血 中医认为酸入肝,适当吃点酸味食物能起到滋肝阴、养肝血的作用。肝阴虚就会引起一系列的上火症状,出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或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作痛等,此时就可以吃点山楂、乌梅、樱桃、葡萄等酸味食物。凡事过犹不及,所以中医又说道:“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肝是藏血的,脾是生血的,吃太多的酸,造成“肝木克脾土”的状况,这样就会把气血的源头给伤害了。吃大多的酸,那么肝血就更少了,上火的症状也会变得更重。
苦味食物——清热降火 很多人认为苦味的食物难以下咽,因此在五味中最不受欢迎的就是苦味食物。从 健康 的角度来说,苦味食物必不可少。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某种特殊物质,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力。此外,苦味食物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神经,让神经松弛下来。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如谷类、米面、糖类、肉类、蛋类等都属于酸性食物,因此,要想身体 健康 ,就要适量进食苦味食物。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清心降火、清热除烦的作用,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如苦荞麦、苦瓜、咖啡等。但是吃过多的苦就会伤心,因为苦味食物属于寒凉之物,吃多了就会化燥伤阴,损伤人体的阴液。尤其老年人,如果平素有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阴虚体质的表现,要避免过食苦味食物。
甘味食物——身体虚弱的“灵丹妙药”
中医认为甘入脾,甘味的食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绝大多数主食是甘味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等。这些食物不但易消化,而且营养价值也很丰富,但是不能吃太多,过度进食甘味,反而会化生为痰饮积聚于,导致肥胖、水肿等,而且“甘为土,土盛则水病”,过多食用甘味食物会使肾气失去平衡,造成颜面发黑、骨骼疼痛、头发脱落等肾病。常见的甘味食物还包括的苹果、梨、甘蔗、蜂蜜、蔗糖、薏仁米、芒果等。
辛味食物——行气活血
中医认为辛入肺,辛味食物主要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在食物中以调料居多,如花椒、胡椒、陈皮等,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所以出现头痛、鼻塞、流鼻涕时,可以用辛味食物来温中散寒、行气通阳。但是,辛味食物本身就是热性的,身患热病或者是湿热体质的人群就不适合食用辛味食物,吃多了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另外,中医认为,“气病无多食辛”。辛味食物能耗散正气,气虚的人不宜多食辛味食物。
咸味食物——让身体 健康 长寿
中医认为咸入肾,咸味主要由食盐产生,食盐对维持人体 健康 有着重要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中“惟此不可缺”。咸味食物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食盐味咸、性寒,入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滋阴清热的功效。盐能协助人体消化食物,盐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蕾,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和提高消化能力。适当吃咸食能软化体内酸性肿块,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猪肉、鸭肉、螃蟹、紫菜、海带、田螺、牡蛎等。虽然咸味是“百味之王”,食盐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但实验证明,过量摄人食盐等咸味食物,会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水肿等。一般成人每天吃6克左右盐已足够,过量反而伤肾。中医讲“肾主骨生髓”,即人的骨骼都与肾的功能相关。长期高盐饮食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大约80%的肾病患者,也是高血压患者。而这种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是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即其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因此,所有的肾病患者都要低盐饮食。
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饮食五味时,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
2022-07-20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41: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心脏与红色相关,苦味食物养心。红色食物如番茄红素、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含量丰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自由基,抑制癌细胞。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属火,阳,可益气补血,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2. 肝脏与绿色相关,酸味食物护肝。绿色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清理肠胃,保持肠道...

  • 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功能各有不同。饮食、烹饪中若能巧用五味的功能,便可通过食物去平衡五脏,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食疗了。1、肝苦急,急食甘而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脏不喜欢急,喜欢疏散。比如抽筋,中医叫"拘急",甘能缓,故可以急食蔗糖来缓...

  • 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如果过量,则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反过来,也就是说,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点酸;肝血不旺的人,少吃点辣;肾虚的人不能多吃甜的;心有问...

  • 在中医学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病理口味:通常与疾病有关,若口味发生突变,则可能是身体的 健康 预警。1.养心食材推荐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为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和磷,是一种...

  •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中医理论的饮食物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饮食物的五味宜忌,不仅要与食物的四气、归经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病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