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指导:虚喘的辨证论治

1.肺气虚耗证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气阴不足者为宜。补肺汤重在补肺益肾,适用于喘咳乏力,短气不足以息等肺肾气虚之证。

  常用药: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补益肺气。

  若咳逆,咳痰稀薄者,合紫菀、款冬花、苏子、钟乳石等温肺止咳定喘;偏阴虚者加补肺养阴之品,如沙参、麦冬、玉竹、百合、诃子;咳痰稠黏,合川贝母、百部、桑白皮化痰肃肺。病重时常兼肾虚,喘促不已,动则尤甚,加山萸肉、胡桃肉、脐带等补肾纳气。

  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者,配合补中益气汤,补脾养肺,益气升陷。

  2.肾虚不纳证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

  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前方温补肾阳,用于喘息短气,形寒肢冷,跗肿。后方补气纳肾,用于咳喘乏力,动则为甚,吸气难降。前者偏于温阳,后者长于益气;前方用于久喘而势缓者,后方适于喘重而势急者。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温肾纳气;熟地、当归滋阴助阳。

  若脐下筑筑跳动,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肾失潜纳,加紫石英、磁石、沉香等镇纳之;喘剧气怯,不能稍动,加人参、五味子、蛤蚧以益气纳肾。

  肾阴虚者,不宜辛燥,宜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以滋阴纳气。药用生地、天门冬、麦门冬、龟板胶、当归养阴;五味子、诃子敛肺纳气。

  本证一般以阳气虚者为多见,若阴阳两虚者应分清主次处理。若喘息渐平,善后调理可常服紫河车、胡桃肉以补肾固本纳气。

  3.正虚喘脱证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证机概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代表方: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前方扶阳固脱,后方用以镇摄肾气,而蛤蚧可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

  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补益肺气;山萸肉、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粉)摄纳肾气;龙骨、牡蛎敛汗固脱。

  若阳虚甚,气息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加附子、干姜;阴虚甚,气息急促,心烦内热,汗出粘手,口干舌红,脉沉细数,加麦冬、玉竹,人参改用西洋参;神昧不清,加丹参、远志、菖蒲安神祛痰开窍;浮肿加茯苓、炙蟾皮、万年青根强心利水。2023-03-0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4-11-15 00:42: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喘证辨证应审其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感者,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

  • E 解析:喘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

  • 中医内科中的哮证和喘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通过症状和病因进行鉴别。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的疾病,而喘证则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尽管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区别,但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哮证和喘证常常被合并在一起讨论,都属于喘...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